星期五, 22 8 月

南韓日益轉向單人家庭 國際不動產業者搶攻「獨居」租屋商機

隨著南韓日漸轉向一人獨自居住的「單人家庭」,全球不動產巨擘正積極搶攻當地的「獨居」商機,在精華地段提供小型公寓、以及共享的廚房、健身房和共同工作空間等公共設施。

南韓單人家庭愈來愈普遍,獨居人口已超過1,000萬人,這種人口結構變遷正在重塑社會規範,並且帶動對專業化管理租屋的需求。去年底南韓全國單人家庭共990萬戶,占所有家庭的41.5%,其次是兩人家庭的24.5%。

韓國經濟日報報導,澳洲租賃資產管理業者龍頭The Living公司,8月稍早在首爾麻谷開設南韓辦公室,負責投資、設計及營運業務,美國Greystar不動產合夥公司7月已啟動南韓業務。

知情人士透露,The Living和Greystar都準備在南韓進行數十年之久的投資,初期將鎖定學生租屋、及為18-40歲民眾設計的城市小型公寓市場,之後再擴展到銀髮族住宅,希望利用首爾和其他主要城市單人家庭快速成長的趨勢,提供位於精華地段的小型公寓,以及共享的廚房、健身房和共同工作空間等公共設施。

加拿大退休金計劃投資局(CPPIB)1月與南韓不動產開發商MGRV共組5,000億韓元的合資公司,以興建租賃住宅。摩根士丹利去年11月也與SK D&D共組合資企業,投資南韓住宅房產。美國私募股權業者KKR、ICG及Hines 也都已直接或間接承諾投資南韓租賃住宅。

全球專業公司進軍南韓,象徵當地向來由「興建後出售」(Build-to-sell, BTS)開發模式主導的房市,轉向「興建後出租」(Build-to-rent, BTR)模式。

南韓開發商傳統都依賴專案融資,將公寓出售給個別買家後離場,「興建後出租」則是經營者保留所有權,並從租客賺取長期收益,在南韓始終很少見,因為需要雄厚資金和深厚的營運專業知識。

產業觀察家表示,相較於過去的交易,Greystar和The Living正推動全面在地化營運,運用全球租賃專業,包辦從選址到管理等所有事宜。

但分析師也警告,南韓嚴格的租屋規定可能會阻礙成長。南韓的全租房(jeonse)保護法規定,租約每兩年續約的租金漲幅不能超過5%,可能限制營運商的彈性。一位國際房產基金的高層透露,正探索以服務型住宅等替代模式,規避法規限制。

南韓日漸轉向一人獨自居住的「單人家庭」,全球不動產巨擘正積極搶攻當地的「獨居」商...
南韓日漸轉向一人獨自居住的「單人家庭」,全球不動產巨擘正積極搶攻當地的「獨居」商機。路透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