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2 8 月

【即时短评】川普入股晶片大厂:台积电主权的隐形挑战

川普政府最新的产业政策动作,表面上是财务操作,实质却带有浓厚的地缘政治意味。根据路透报导,美国政府正考虑以晶片法补助为基础,转换为对包括英特尔、美光、三星,甚至台积电在内的大型晶片企业的股权。这项政策若落实,对全球供应链与台湾科技主权都将构成深远冲击。

首先,这是川普典型的「交易政治」。过去拜登政府将晶片法定位为战略补贴,目标在于重建美国本土制造能量。然而在川普眼中,光是补助还不够,必须转化为有形的股权回报,才能向选民交代「政府不是白花钱」。换言之,这不仅是产业政策,更是民粹政治的操作。

其次,入股性质虽然强调「非表决权」,但象征意义极大。当美国政府成为台积电亚利桑那厂的股东,等于部分把台积电「美国化」。长期而言,这可能弱化台湾作为晶片战略中心的独立性,让外界质疑:台积电究竟是台湾的国家资产,还是逐渐被美国纳入掌控的战略资源?

第三,这个政策的矛头并不只针对台积电。美国同样计划入股英特尔与美光,甚至韩国的三星。但台积电的特殊地位在于,它是全球最先进制程的唯一量产者。若美国政府握有股权,未来在科技战与供应链重组的谈判中,势必更有立场要求台积电将先进技术优先留在美国。这将进一步压缩台湾的产业自主空间。

最后,对台湾而言,这是一个警讯。过去我们习惯把台积电视为「护国神山」,寄望其技术优势能成为地缘政治的保护伞。然而当美国透过股权渗透逐步将台积电绑入国家战略,台湾应思考:这仍是保护伞,还是逐步被纳入大国博弈的筹码?

台积电护国神山的地位恐遭川普以晶片法削弱。路透
台积电护国神山的地位恐遭川普以晶片法削弱。路透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