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2 8 月

峰會成果脆弱 彭博警告烏克蘭尚未脫險

雖18日川澤會和平落幕,但長期風險依然巨大,因為俄羅斯總統普廷仍對烏克蘭虎視眈眈。(美聯社)

雖18日川澤會和平落幕,但長期風險依然巨大,因為俄羅斯總統普廷仍對烏克蘭虎視眈眈。(美聯社)

〔編譯謝宜哲/綜合報導〕雖18日川澤會和平落幕,但彭博一篇分析警告,這只是電影《第三集中營》(The Great Escape)式短暫成功。文章指出,峰會雖避免災難,但僅是給予烏克蘭一次「緩刑」,而非真正的「大逃亡」,長期風險依然巨大。

報導指出,這場峰會最關鍵的成果,是川普同意在任何最終協議中,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證。然而,其有效性完全取決於克里姆林宮是否相信一位善變的美國總統會履行承諾。

川普驚人之語意外曝光:普廷想為我達成協議

最驚人的一幕,來自川普與法國總統馬克宏 (Emmanuel Macron) 一段意外被麥克風錄下的私下對話。川普當時向馬克宏說:「我認為他 (普廷) 想為我達成一項協議。你懂嗎?你懂嗎?儘管這聽起來很瘋狂。」

彭博分析直言,這不僅聽起來瘋狂,「它就是瘋狂」。文章痛陳,這種想法是「幻想」,「也讓這位美國總統,成為一名前KGB特工的輕易目標」。

分析稱,普廷正致力於恢復俄羅斯在歷史上的地位,這對他來說是項神聖的職責。他重申對烏克蘭的控制,對此計劃至關重要,絕不會為任何人情而放棄,除非他確信自己無法成功。

最重要的是,普廷深深鄙視歐洲在沒有美國支持下的抵抗能力,而川普已明確表示希望退出這場戰爭。儘管川普的團隊在阿拉斯加峰會後宣稱勝利,但連福斯新聞 (Fox News) 的主持人都質疑,為何總統出發時誓言要取得停火,最終卻空手而回。

彭博總結,華盛頓的會議是一次成功的「救援」,但任何人都不應抱持幻想:沒有達成停火,本身就是一個問題與失敗。在當前局勢下,普廷只會同意那些能推進其控制烏克蘭、擴大影響力範圍雙重目標的協議。

來源:自由時報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