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20日表示,俄方將堅持參與未來的烏克蘭安全保證,顯示俄羅斯總統普亭仍堅持,要求在任何和平協議中,擁有對烏克蘭未來主權的決定性發言權。
紐約時報報導,拉夫羅夫在莫斯科會晤約旦外長後表示:「若將俄羅斯排除在外,卻嚴肅討論安全保證問題,純屬烏托邦,是死路一條。」拉夫羅夫說:「我們不能同意如今有人提出,要在沒有俄羅斯的情況下解決集體安全問題。這行不通。」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拉夫羅夫強調,莫斯科不會接受任何在沒有俄羅斯參與下談成的集體安全保證。他補充指出:「俄方能接受的前提,是對烏克蘭的安全保證必須在平等基礎上提供,並且要包括中國、美國、英國和法國等國的參與。」
克里姆林宮長期聲稱,對外國提出的烏克蘭安全保證持開放態度,但前提是俄羅斯應成為保證國之一,且西方軍隊不得駐紮在烏克蘭。
拉夫羅夫指出,這些前提依然存在。他說,俄方能接受的烏克蘭安全保證模式,就是俄烏兩國在2022年戰爭初期舉行和談時討論過的方案。
當時俄烏雙方談判的草擬和約禁止烏克蘭加入北約之類的軍事同盟,也不允許外國軍隊駐紮,同時規定烏克蘭若再次遭受攻擊,要由英國、中國、美國、法國與俄羅斯等「保證國」集體前來防衛。但談判最終破裂,未能敲定和約。
俄方談判代表甚至更進一步,提出要求俄羅斯在內的所有保證國都同意,才可對烏克蘭未來遭到的攻擊進行軍事干預。實際上,這一條件將允許莫斯科再次入侵烏克蘭,並否決所有針對烏克蘭的軍事干預。
這項條件被歐洲及烏克蘭官員普遍批評為荒謬,也成為迄今為止最明確的跡象,顯示俄烏衝突的談判仍存在重大分歧,也使美國總統川普的和平計劃納入歐洲各國集結的「志願聯盟」保護戰後烏克蘭一事,更添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