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变成美积电?过去听起来像是国人单方面的杞人忧天,现在却一步一步可能成为现实。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19日表示,为了国家安全必须在美国本土生产晶片,而不是依靠9500英里外的台湾,让99%的高阶晶片在台湾制造。他说,拜登政府的「晶片法」免费送钱给英特尔、台积电等公司,美国总统川普希望把补助转换成股权。
意即美国政府不只拟入股晶片大厂英特尔,并可能将台湾的台积电、南韩的三星也都纳入潜在名单,将补贴金额转换成入股,此一消息引发台积电与台股昨日双双重挫。不过,台股今天又乌云散去,早盘不仅台积电上涨也带动台股回升,市场一扫昨天的低迷气氛。显然投资人在冷静之余,对此消息未必全然悲观。
从台积电已获66亿美元晶片法案补助估算,其中15亿美元已拨款,剩余51亿美元若换股权,持股比率仅约0.55%。若溯及既往,用66亿美元全数转成台积电股权,占比也只不过0.7%,无论有无投票权,都只能算是小股东,难以影响董监席次或经营决策。重点是,一旦成真,这个持股不多的小股东,恐怕却是台积电不得不顾忌的超大股东,外界更担心一旦美国政府成为台积股东,会用股东名义,索取什么他想要的。
美国政府想要当台积电的股东,当然不是看中从台积电的获利分一杯羹,最重要的是实现美国半导体自主的大目标。即使后续美国政府要成为台积电的股东还有许多技术性问题,包括是入股台积母公司还是美国子公司?是不是没有投票权的优先股?真不会参与经营?美方都会根据自身利益设定最终目标,一步步推动实现。
眼下解方之一,台积如果「不要」这66亿美元的补助,则「补助换股权」当然就成了假议题。不过,此事必然没那么容易解套,势必歹戏拖棚,白宫一定还会再找其他名目,意图入股「染指」台积的美国子或孙公司。因此,台积电应会先观察其他对手,三星、英特尔的动作,决定要不要补助,又该加上哪些条件,根据动态赛局的变化,制订谈判攻略。台积也势必会动用股东利益(很多是外资)去跟白宫谈,用符合双方利益的前提说服白宫。随著晶片成为国家级战略物资,半导体产业被迫进入地缘政治深水区,好在台积电比赖政府有更多与川普政府打交道的筹码及经验,这部分是乐观的理由。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