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美联社与纽约时报报导,美国总统川普19日受访宣称自己第2任以来已摆平7场战争,平均每月解决1起国际冲突,值得获颁诺贝尔和平奖。在被记者要求厘清后,白宫提供7场已解决的战争清单。不过,当中区域对抗并未演变为军事冲突,有学者评论「无中生有」,恐有灌水之虞。
亚美尼亚与亚塞拜然
川普8月促成亚美尼亚与亚塞拜然签署联合声明,虽非和平协议,但为苏联解体后冲突以来首度达成承诺。亚美尼亚同意美国发展战略走廊「国际和平繁荣的川普路线」(TRIPP)。但目前尚不清楚这条走廊何时且以何种条件开放。
另外,双亚症结依旧存在。亚塞拜然仍要求亚美尼亚修宪,删除对有争议的卡拉巴赫地区(Nagorno-Karabakh)的部分。亚塞拜然仍以安全为由,占据亚美尼亚部分领土,两国边界依旧封闭,外交关系仍断裂。
刚果与卢安达
刚果与卢安达6月在川普见证下于白宫椭圆办公室签署和平协议,卡达协助居中调停。川普形容是「辉煌胜利」,但有关全面协议的谈判随后停滞,刚果东部战火未止。卢安达支持的叛军组织「3月23日运动」(M23)本周指控刚果军违反条款,扬言退出协议。
印度与巴基斯坦
今年4月,克什米尔恐攻酿26死,引发印巴冲突。川普宣称斡旋成功,巴基斯坦感谢并提名他角逐诺贝尔和平奖;印度则坚称停火源于自身施压,否认美方主导。分歧导致美印关系恶化,川普对巴商品课19%关税,对印度则祭出重税50%,重创其出口。
以色列与伊朗
以色列与伊朗6月爆发12天交火,美国甚至轰炸伊朗3处核设施。川普随后宣布促成停火,称以色列依其要求召回战机,并自夸「能摧毁核设施后结束战争」。
虽然美方斡旋角色获得一定肯定,但停火前景未明;美伊核谈判破裂,以色列视伊朗核计划为生存威胁。美情报称轰炸重创伊朗先进设施,但专家警告德黑兰恐在其他地点重启浓缩铀作业。
柬埔寨与泰国
柬埔寨与泰国5月底爆发激烈冲突,造成42死、逾30万人流离失所。川普以中止贸易谈判威胁,并透过马来西亚居中会谈,促成暂时停火。他事后宣称化解争端,但批评者指出根源问题未解。
埃及与伊索比亚
埃及与伊索比亚并未陷入军事冲突,衣索比亚的非洲最大水坝「文艺复兴大坝」,引发下游国埃及与苏丹忧心无水可用,两国因而面临外交僵局。川普2020年曾透露埃及威胁「炸掉该水坝」。
川普的外交手段迄今未见成效,衣索比亚预计9月正式启用大坝,埃及与苏丹依旧反对。
塞尔维亚与科索沃
川普6月27日声称,他曾阻止两国爆发冲突,表示自己以「若开战就无法与美国贸易」施压,双方才作罢。两国因1990年代巴尔干战争遗绪长期对立,近年紧张升高,但并未爆发战争。
牛津大学教授麦美伦(Margaret MacMillan)直言:「两国并未开战或交火,不存在需要结束的战争。」
卫报则描述,川普政府自诩摆平多场战争,但是相较之下,现实复杂得多。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