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2 8 月

川普第2任擺平7場戰爭!戰績「平均每月1場」 學者打臉了

綜合美聯社與紐約時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19日受訪宣稱自己第2任以來已擺平7場戰爭,平均每月解決1起國際衝突,值得獲頒諾貝爾和平獎。在被記者要求釐清後,白宮提供7場已解決的戰爭清單。不過,當中區域對抗並未演變為軍事衝突,有學者評論「無中生有」,恐有灌水之虞。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

川普8月促成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簽署聯合聲明,雖非和平協議,但為蘇聯解體後衝突以來首度達成承諾。亞美尼亞同意美國發展戰略走廊「國際和平繁榮的川普路線」(TRIPP)。但目前尚不清楚這條走廊何時且以何種條件開放。

另外,雙亞癥結依舊存在。亞塞拜然仍要求亞美尼亞修憲,刪除對有爭議的卡拉巴赫地區(Nagorno-Karabakh)的部分。亞塞拜然仍以安全為由,佔據亞美尼亞部分領土,兩國邊界依舊封閉,外交關係仍斷裂。

剛果與盧安達

剛果與盧安達6月在川普見證下於白宮橢圓辦公室簽署和平協議,卡達協助居中調停。川普形容是「輝煌勝利」,但有關全面協議的談判隨後停滯,剛果東部戰火未止。盧安達支持的叛軍組織「3月23日運動」(M23)本周指控剛果軍違反條款,揚言退出協議。

印度與巴基斯坦

今年4月,克什米爾恐攻釀26死,引發印巴衝突。川普宣稱斡旋成功,巴基斯坦感謝並提名他角逐諾貝爾和平獎;印度則堅稱停火源於自身施壓,否認美方主導。分歧導致美印關係惡化,川普對巴商品課19%關稅,對印度則祭出重稅50%,重創其出口。

以色列與伊朗

以色列與伊朗6月爆發12天交火,美國甚至轟炸伊朗3處核設施。川普隨後宣布促成停火,稱以色列依其要求召回戰機,並自誇「能摧毀核設施後結束戰爭」。

雖然美方斡旋角色獲得一定肯定,但停火前景未明;美伊核談判破裂,以色列視伊朗核計劃為生存威脅。美情報稱轟炸重創伊朗先進設施,但專家警告德黑蘭恐在其他地點重啟濃縮鈾作業。

柬埔寨與泰國

柬埔寨與泰國5月底爆發激烈衝突,造成42死、逾30萬人流離失所。川普以中止貿易談判威脅,並透過馬來西亞居中會談,促成暫時停火。他事後宣稱化解爭端,但批評者指出根源問題未解。

埃及與伊索比亞

埃及與伊索比亞並未陷入軍事衝突,衣索比亞的非洲最大水壩「文藝復興大壩」,引發下游國埃及與蘇丹憂心無水可用,兩國因而面臨外交僵局。川普2020年曾透露埃及威脅「炸掉該水壩」。

川普的外交手段迄今未見成效,衣索比亞預計9月正式啟用大壩,埃及與蘇丹依舊反對。

塞爾維亞與科索沃

川普6月27日聲稱,他曾阻止兩國爆發衝突,表示自己以「若開戰就無法與美國貿易」施壓,雙方才作罷。兩國因1990年代巴爾幹戰爭遺緒長期對立,近年緊張升高,但並未爆發戰爭。

牛津大學教授麥美倫(Margaret MacMillan)直言:「兩國並未開戰或交火,不存在需要結束的戰爭。」

衛報則描述,川普政府自詡擺平多場戰爭,但是相較之下,現實複雜得多。

美國總統川普7月22日在白宮會晤共和黨議員。法新社
美國總統川普7月22日在白宮會晤共和黨議員。法新社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