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的和平曙光乍现。东欧那头的和平若真来了,台湾海峡的热浪是否将紧接着翻腾?
川普与泽伦斯基双边会谈,两人接着又与欧洲和北约领导人进一步商酌后,得出了一条简单路径,即循着普丁、川普双普会的提议,俄乌先谈判并签署和平协议,而乌克兰得到一份由美国与欧洲国家给予的类北约的安全保证,然后停战。当然,乌克兰势将让出已失去的领土。
已故的战略大师布里辛斯基在其被多年热捧的战略经典《大棋局》中,有一句名言说:「对美国来说,俄罗斯实在太虚弱了,不配成为伙伴;但如果只是作为美国的病人,俄罗斯又太强壮了。」
打了三年多的俄乌战争后,美国想必进一步发现,俄罗斯不但太强壮,还强壮到可以一边顶住美国发动的核弹级制裁,一边在战场上侵蚀、击溃美国处心积虑扶植、打造起来的代理人乌克兰。所以,美国可能开始怀疑,是否应该把这只北极熊拉进它的朋友圈,正式升格为伙伴?
川普在安克拉治美军基地给普丁铺开的高规格的欢迎仪式,譬如超长红地毯、川普亲自接机、两人同坐专车等,就是对布里辛斯基那句名言的一次恶狠狠的颠覆。如果川普眼中,俄罗斯仍然只配当美国的病人,怎可能给普丁这些带著谄媚意味的礼遇!
这场在韩战与越战结束数十年后人类所爆发的最大规模的俄乌战争,实际上也是被布里辛斯基的理论所启发的。
在《大棋局》中,布氏曾说道,「一个依然控制着乌克兰的俄罗斯仍可争取充当一个自信的欧亚帝国的领袖」,但「丢掉了乌克兰及其5200多万斯拉夫人,莫斯科任何重建欧亚帝国的图谋均有可能使其深陷在民族和宗教方面已经觉醒的非斯拉夫人的持久冲突中。」
让乌克兰与俄罗斯成为不共戴天的寇雠,正是让俄罗斯失去再次如苏联那样雄起于欧亚大陆的希望与可能。
但布里辛斯基后来早就改了他的「棋盘」。当进入21世纪,发现中国正以不可撼动的迅猛姿态崛起时,他在2011年又出版了《战略憧憬——美国和全球实力的危机》新作,再次向美政府献计,提出「扩大西方、平衡东方」的战略。其中的「扩大西方」,就是要把俄罗斯和土耳其等拉进西方阵营里,建立起稳定的「民主联合体」。
可以说,拜登基本上是照着布氏的老思维,有意无意地点燃了俄乌的战火;川普却可能是以布氏的新办法,准备熄灭这场愈来愈不划算,付出与收益已完全失衡的战争。
而更重要的是,按布氏的思路,建立这一将俄罗斯涵盖在内的「民主联合体」,目的就是倾全力对付东方的中国。换言之,如果今后一切发展,都完美地实现了布里辛斯基14年前就布局好的战略构想,一个重大疑问是:美国是否将在现有的已与中国大陆开打的科技战、贸易战外,真地在西太平洋附近,包括台海、东海与南海,炮制出一场全新的军事热战?
这正是台湾在遥远地旁观乌克兰情势的发展时,必须时刻铭记在心的警惕。当乌克兰的危机有一天真的归于沉寂,台湾就必须警觉,是否有一场战争已经潜伏于身旁?必须在政治场域里画定一条清楚的底线,不能让好战、狂妄的声音占据主流,就像大罢免期间一度隐然浮现的纳粹思维,而将整个国家带往毁灭的深渊。
当然,俄乌的矛盾不可能戏剧性地陡然结束,而就算真的停战,两国之间彼此已积压多年的仇恨,一定会继续在未来再度滋生新的事端。欧洲对俄罗斯的恐惧就更难消除了,老欧洲们可能也会在停战几年重新蓄满力量后,再次鼓动乌克兰收复失土。
布里辛斯基后来的这套办法,与他的前著水准相比,算是大为失色。他竟然忘记,俄罗斯再虚弱,也不可能被融入到什么「民主联合体」内,成为为美国摇旗呐喊的附庸。
但基于维系霸权的最高信念与准则,美国一直有鼓噪、制造台海战争的内在冲动,台湾对此必须高度戒慎恐惧,绝不能像乌克兰曾经地那样,对美国言听计从,终于误踩战争的地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