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4 10 月

前德總理梅克爾:波海國家、波蘭阻歐俄對話 之後俄侵烏

前德國總理梅克爾。(美聯社)


前德國總理梅克爾表示,波羅的海國家與波蘭2021年力阻歐盟主導與俄羅斯談判,之後俄國入侵烏克蘭;由於似乎在暗示這些國家對俄國侵烏「也有部分責任」,讓當事國家跳腳。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梅克爾上周到匈牙利訪問,當地傳媒「游擊隊」新聞網3日刊出對梅克爾的專訪。梅克爾表示,2021年6月她感覺普亭已不再認真看待「明斯克協議」(Minsk Agreement),於是她希望能建立新的對話模式,「讓歐盟能以整體身分直接與普亭對話」。

梅克爾所指的明斯克協議,是尋求終止基輔與烏東親俄地區衝突的國際條約,但以失敗告終,烏東衝突後來引發2022年2月俄國入侵烏克蘭。

她說:「並非所有人都支持(建立新對話模式)這個構想,首先是波羅的海國家反對,波蘭也持反對立場。」梅克爾表示,這些國家擔心歐盟成員之間無法就對俄策略達成共識。「總之,那場會談最終沒有舉行,我卸任總理後,普亭的侵略就開始了。」似乎暗示這些國家必須為此承擔部分責任,引發相關國家官員強烈反彈。

梅克爾認為,新冠疫情的封鎖措施,打斷歐盟領袖與普亭間的例行談判也是不利因素之一,「如果你無法會面、無法當面討論分歧,就不可能找到新的妥協方案」。

梅克爾這次訪問匈牙利,也是為宣傳她的新回憶錄「自由」(Freedom, 暫譯)。書中主要為她最具爭議政策辯護,包括2015年開放邊界接納百萬難民,以及讓德國仰賴俄羅斯廉價天然氣的決策等。

政治新聞網POLITICO報導,拉脫維亞前總理卡林斯6日駁斥梅克爾,稱「我當時一再告訴她,不能抱持善意與普亭打交道,但她認為波羅的海國家錯了。我很清楚梅克爾的立場,只是令人震驚的是,在烏克蘭發生這一切之後,她卻仍這樣想」。

前波蘭總理、現為在野右翼「法律正義黨」(PiS)副黨魁的莫拉維茨奇在社媒平台X上貼文:「梅克爾用她這場思考不周的訪談,再次證明她是過去一個世紀以來,對歐洲最具破壞性的德國政治人物之一。」

愛沙尼亞外交部長薩克納表示,俄羅斯應對這場戰爭承擔所有責任。「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完全源於一件事,就是拒絕接受蘇聯解體,以及根深蒂固的帝國主義野心。這場侵略的責任全在俄羅斯。」

波蘭前駐美大使馬基羅斯基則為梅克爾緩頰,批評媒體扭曲梅克爾的話。「這位前總理(梅克爾)只是說,波羅的海國家與波蘭不同意建立新的歐盟對俄談判架構。這樣的陳述卻被硬扭取成相關國家『也應為普亭的戰爭負責』,這中間差得遠呢。」

梅克爾辦公室尚未回應置評請求。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