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習近平與金正恩高調同框,標誌著中朝關係進入新階段。北京罕見在聲明中刪去「無核化」,揭示出華盛頓長期以來對中朝關係的重大誤判。
萬維讀者網(Creaders.net)江夏編譯報道:美國《外交官》網站發表喬治·布什美中關係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哈佛大學亞洲中心研究員李成賢(Seong-Hyon Lee)的文章說,最近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接待俄羅斯總統普京和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出席了閱兵式,人們將注意力集中在新的反美組織的形成上。雖然俄羅斯的角度為地區安全增添了危險的新維度,但專註於這三者就錯過了這個新軸心的核心、最具彈性的支柱——中共國和朝鮮之間深刻而被深深誤讀的關係。
幾十年來,美國從戰略上一直悄悄指望北京對平壤的不滿,最終會在兩國之間製造隔閡。然而,這是一種嚴重的誤判。北京峰會有力地重申了植根於共同意識形態和戰略必要性的持久關係。隨著中美競爭加劇,朝鮮對北京的戰略價值勢必會增加,這使得中共國不太可能放棄一個關鍵的緩衝國,儘管平壤偶爾會挑釁。
中朝關係的運作比傳統的國與國外交層次更深。雙方關係的真正基礎,在於作為列寧主義政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共同身份。最近一次金正恩–習近平會晤的官方說辭強調了「治黨治國經驗交流」。這不是外交辭令,而是雙方結盟的核心。對於北京和平壤來說,這種意識形態聯繫不僅關乎國家利益,還關乎政權的生存,提供了純粹的交易關係所缺乏的韌性。
這種根深蒂固的協調在2018年至2019年緊張的峰會期間得到了充分體現。在此期間,金正恩與習近平的五次會晤並不是絕望地請求支持,而是在與當時的美國進行高風險外交期間精心策劃的戰略聯盟。金正恩在與川普總統和韓國文在寅總統舉行峰會前後,前往中共國向習近平通報情況、協調戰略並確保統一戰線。
習近平和金正恩在整個會議中一再談到他們「不可動搖」的「傳統友誼」,「共同的社會主義事業」,以及「戰略溝通」的至關重要性。這是合伙人的語言,他們作為一個集團行事,北京提供了戰略保證,使平壤能夠從相對強大的地位與華盛頓接觸。因此,隨著金正恩–川普外交進程崩潰和日、韓、美鞏固三邊安全集團,中朝捆綁的戰略價值只增不減。
平壤舉行中朝友好年慶祝活動
這種持久關係的回報在峰會的成果中顯而易見。習近平向金正恩提供的一絲不苟的頂級禮儀,相當於全力以赴的政治背書。還發生了一個微妙而重大的更實質性轉變:北京的官方聲明多年來首次明顯避免提及「朝鮮半島無核化」。故意省略這一長期存在的外交語言是對平壤的重大讓步,表明北京現在接受朝鮮的核地位,將其視為新冷戰的戰略現實。金正恩以公開宣布效忠作為回報,承諾堅定支持中共國解決台灣、西藏和新疆等最敏感的核心利益。
對於華盛頓及盟友來說,其影響是發人深省的。指望中共國能夠受到壓力「解決」朝鮮問題,不過是一種危險的幻想。北京並不將平壤視為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將其視為不可或缺的戰略資產——這是華盛頓的永久安全困境,限制了美國在東北亞的資源和注意力。
中朝關係不是紙牌屋,容易隨著下一次挑釁而崩潰。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夥伴關係,是古老「唇亡齒寒」隱喻的現代表達,在面對美國領導的集團時,共同的意識形態世界觀和對共同利益的冷酷而清晰的評估得到了加強。低估這種紐帶的韌性,就是從根本上誤解了21世紀的戰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