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王室於2025年10月30日正式宣布,從法律及禮儀層面剝奪原來的安德魯王子的「王子」(Prince)頭銜及其「殿下」(His Royal Highness,HRH)尊稱,令其改稱為 「安德魯·蒙巴頓·溫莎」(Andrew Mountbatten Windsor)。
英國媒體指出,這項舉措被廣泛視為英國王室為保護自身聲譽與未來運作而採取的重大改革。
官方聲明指出:「陛下(查爾斯三世)今日已啟動正式程序,撤銷安德魯王子的所有頭銜、尊號與勳章。」「安德魯王子現在將被稱為安德魯·蒙巴頓·溫莎。迄今為止,他對皇家別墅的租賃合同為他提供了繼續居住的法律保障。現已發出正式通知,要求其交還租賃合同,他將搬到其他私人住所。儘管他一直否認對他的指控,但這些譴責被認為是必要的。」「殿下們謹此表明,他們過去、現在和將來都始終對任何形式的虐待的受害者和倖存者表示深切的慰問和同情。」
有分析指出,這份聲明的措辭是非常嚴厲的,看不出一絲的溫情。顯然,現年77歲的查爾斯沒有給自己的二弟留下任何的後路,甚至還告知外界,自己的手足已經不配住在皇家別墅中了。
據稱,安德魯對大哥做出的決定並未提出異議。而這很可能是因為他的兩個女兒的頭銜得以保全了。現年37歲的比阿特麗斯和35歲的尤金妮,仍然保有公主的頭銜。
據多家媒體報道,此次決定並非純由國王本人單方面發起,威爾士親王威廉及其妻子凱特在內部討論中被視為「幕後推手」。
有王室消息人士稱,威廉王子對安德魯屢次牽扯醜聞的態度,已從耐心轉為「不容忍」,他被認為向王室其他成員施壓,強調「不能再允許叔叔行為繼續傷害王室形象」。雖然王室官方否認威廉直接下令剝奪頭銜,但媒體普遍認為,他在幕後作用不可忽視。

與此同時,不聲不響的凱特王妃也在暗中起到了作用。她在公開活動中一貫強調「服務王室、服務公眾」的核心使命,而安德魯事件長期成為王室與公眾信任之間的裂縫。有媒體稱,凱特也對王室亟需「清理門面」的心態起到推動作用。


安德魯的王室地位與公共聲譽近年來不斷下滑。自其與被定罪的美國金融家傑弗里·愛潑斯坦交往曝光以來,他便逐步退出公開王室角色。2022年,其軍事頭銜與部分慈善贊助被剝奪。本月初他自己宣布放棄「約克公爵」(Duke of York)的頭銜。但作為皇室成員,他依然保有「王子」和「HRH」的尊稱,直到現在被徹底剝奪了。

與此同時,英國社會對「特權階層審視」愈發嚴苛。政府與公眾對王室成員的道德標準與透明度要求也在上升。此前,政府部長曾公開表示支持安德魯放棄頭銜的決定是「正確方向」,「這一決定不僅是私人或家族內部的清理,更是王室結構在公眾時代的調整。」

今年的10月30日,對英國王室而言是一個分水嶺:安德魯王子的頭銜被正式剝奪,措辭嚴厲、程序清晰,傳遞出王室「重塑形象、捍衛聲譽」的堅定意志。而在背後,威廉王子與凱特王妃的影響力顯現,他們被視為此次變革的幕後推動力量。
過去的王室或許更多依賴傳統與維繫形象,而如今,現代化、透明化、責任感成為新的關鍵詞。未來,英國王室能否憑此重塑公眾信任,將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