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 11 月

台灣有事 就是日本有事 但…美國也是嗎?

明明是舒適的東京秋日,空氣中卻瀰漫著一股不安與期待交織的低壓氣氛。因為美國總統川普27日將飛抵東京,展開為期三天的訪日行程。日本警視廳為此設置「特別警備總部」,更動員了1萬8千人擺出最高維安態勢,在川普行經之處進行嚴格交管。NHK指出,這是因為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3年前在奈良遇刺身亡,就連川普本人去年也在賓州遭遇一場失敗的暗殺,日本政府不得不繃緊神經,東京港區赤坂的美國大使館一帶也已經設置了路檢關卡。

國賓維安雖然壓力山大,但這顯然遠遠不是高市早苗這三天面臨的最大挑戰。這位日本史上第一位女性總理大臣、西方媒體筆下的「東京鐵娘子」才剛剛突破公明黨背棄聯盟的挑戰、克服在野黨可能聯手奪權的難關,旋即迎來她政治生涯中最嚴峻、也最關鍵的一場外交豪賭,尤其高市早苗過去從未當面見過川普。

《紐約時報》東京分社社長赫南德茲(Javier C. Hernández)指出,她不像川普、沒有對高爾夫球的狂熱;也不像川普那位「最好的朋友」安倍一樣,對漢堡有著特殊的情感連結。不過赫南德茲還是看好高市有能力應付當今全球最麻煩的一位權力者,在貿易和安全問題上贏得川普的保證,因為當鎂光燈聚焦在這兩位領導人身上時,高市早已備妥她最重要的那張牌——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的「遺產」。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

師承安倍遺策,高市是下一位「川普低語者」?

眾所周知,高市早苗視為安倍路線的忠實繼承者,戰略諮詢公司「亞洲集團」(Asia Group)的合伙人米拉・芮普胡珀(Mira Rapp-Hooper)對《紐約時報》表示:「她將試圖披上安倍的披風,說服川普相信她是他在亞洲的代言人,也是他能倚重的堅定夥伴。」在安全方面,高市早苗可能試圖說服川普再次投資美日長達數十年的安全同盟、對抗川普一再要求日本提高軍費的要求,並且更努力對抗中國日益成長的影響力;在經貿方面,她可能尋求加強日本承諾投資美國5500億美元的監督權,因為川普說這筆錢怎麼用要讓美方決定。

高市早苗身為自民黨的鐵杆保守派,被部分官員與分析師視為日本與川普建立默契、抵禦其懲罰性措施的最佳人選。曾於川普1.0擔任日本駐美大使的杉山晉輔說,安倍晉三曾在2021年黨魁選舉中力挺高市早苗,如今高市早苗則迎來重置日美關係的「黃金契機」:「她研究過安倍首相如何應對川普總統、並且從中獲益良多。若她與川普能從讚揚安倍晉三的卓越領導開始聊起,我認為雙方就能順利消弭分岐。」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上任後的第一場外交大考:接待川普來訪。(美聯社)

安倍晉三遇刺身亡後,自民黨失去了威望最高的前首相、勢力最大的派閥領袖,亞洲也失去了一位駕馭川普的高手。這位日本戰後在任最久的首相,被公認是最懂得如何「應付」川普的領導人之一。當不可一世的素人總統顛覆全球外交常規時,是安倍晉三放下身段,在其當選後的第一時間飛往紐約的川普大樓、親手送上黃金開球木杆,開啟了兩人長達數年的「高爾夫外交」與「漢堡情誼」。 

從邀請川普觀賞國技相撲、並史無前例地讓他踏上「土俵」頒發「美國總統杯」,到安排他成為德仁天皇即位後接見的第一位國賓,安倍用極致的盛情與細膩的個人手腕,成功安撫了川普那頭難以預測的猛獸,巧妙地將「美國優先」的衝擊降至最低。如今安倍已矣、輪到他的女弟子上位,川普27日將先與天皇德仁會晤,28日則將與高市在赤坂迎賓館進行午宴,川普還將前往東京近郊的海軍基地,對駐日美軍發表演說。

或許這場國宴的前菜就是一場關於共同朋友的溫馨回憶,但所有人都明白,主菜將是冰冷而現實的國家利益交換。

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但美國呢?

《紐約時報》指出,如同安倍晉三,高市早苗也認為必要擺脫戰後數十年的和平憲法的束縛,讓日本擁有更強大的自主軍事力量。在川普一直敦促美國盟友增加軍事開支的情況下,她似乎急於向川普展現其決心。高市上周宣布日本將於明年春季前將國防支出提升至GDP的2%,比原定計劃還要提前兩年達成目標。

高市既是向華府輸誠,也是在對北京、平壤與莫斯科釋放強硬訊號。她似乎在用行動告訴川普:日本不僅是夥伴,更是有能力、且有意願共同承擔區域安全責任的「肌肉盟友」。不過《紐時》也說,在日本面臨中朝俄日益升高的安全威脅之際,川普對於歐亞傳統盟友的冷落與後撤,確實讓東京的官員們感到不安。

高市早苗是日本政壇最旗幟鮮明的「親台派」之一。她不僅多次公開強調「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更在今年春天親自訪問台灣,與新上任的賴清德總統會面,呼籲建立更緊密的台日安保合作關係。對她而言,台灣的安危,直接牽動著日本西南諸島的生命線,是攸關國家存亡的核心利益。

現在還不確定高市會不會在「川高會」上為台灣發聲,不過一般預料她與川普會面時,將提出對中國持續在南海軍事化的關切。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市早苗當選首相之後,習近平並未對她發出賀電,這也是中日關係可能面臨挑戰的一個跡象。習近平在外交上的怠慢之舉,被解讀為北京對日本鷹派領導人的警惕與不滿。高市需要從川普口中得到一顆定心丸,確認當印太地區真正「有事」時,美國的航母戰鬥群依然會是日本最可靠的後盾。

華府智庫蘭德公司的日本安全專家霍農(Jeffrey W. Hornung)認為,高市早苗很可能設法確認川普對台灣安全的態度,因為「日本官員想知道,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戰略到底是什麼?」

美日貿易協議的「魔鬼細節」

針對全球同感頭痛的川普貿易戰,今年七月日本出口商品獲得低於威脅平均水準的15%稅率,作為交換條件,日方承諾向美國經濟注入5500億美元資金。但「魔鬼藏在細節里」——錢該怎麼花,由誰說了算?雙方正就日本如何運用這筆資金進行投資、貸款及貸款擔保等事宜進行磋商,因此美日貿易協議也勢必成為川普訪日期間的優先議題。

這正是「高川會」另一個棘手的談判焦點,高市政府希望對這筆資金的流向擁有更強的監督權與主導權,確保其能最大限度地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與產業戰略;但川普顯然希望將這筆錢當成自己的「政策小金庫」,用來投資他屬意的產業與地區、甚至用以鞏固其政治基礎。這場圍繞著資金控制權的角力,將考驗高市的談判智慧。

分析人士指出,高市早苗不僅著眼於貿易議題,她更企圖效法安倍晉三模式,與川普建立更為持久的關係與聯繫。不過也有部分專家擔憂,川普若在稍晚的「川習會」中成功解決與中國之間的貿易爭端,日本可能陷入非常脆弱的處境。 

曾在拜登政府擔任白宮國安會(NSC)東亞及大洋洲事務高級主任(Senior Director for East Asia and Oceania)、以及美國總統特別助理(Special Assistant to the President)的芮普胡珀指出,高市最擔心的事或許不是如何與川普相處,而是川普接下來與習近平的會面進行得「太順利」。因為如果美中突然上演一場出人意料的「世紀和解」、達成某種程度的妥協,那麼日本將瞬間陷入極度尷尬與被動的境地。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