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遠行離家的子女,父母總是帶著濃濃的、割捨不了的牽掛。
唐代詩人孟郊一首《遊子吟》寥寥數語,寫出了母子分離的痛苦場景,以及父母親人的不舍和思念。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父母擔心害怕啊,怕遠行的孩子回不了家,便把這無盡的思念都縫在了孩子的隨身衣物中。
而對於那個嚮往外面繁華世界的孩子來說,幾十年後,回頭觀望,才會發出這樣的感慨: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漂泊半生的孟郊,飽嘗世態炎涼,更覺親情可貴,在他五十多歲的時候方把母親接到身邊,看到她在燭下忙碌縫衣的身影,回憶過往種種,有感而發、留下這首感人至深的詩歌。
人類的情感從來都是相通的。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中國人講究禮儀孝道,能夠守在父母身邊、承歡膝下,是很多人的堅持和夢想。
27年前,清華才女王麗紅卻捨棄父母、為愛走天涯,執意嫁給非洲黑小伙,並且隨其遷居異國烏干達。
期間,她曾被非洲的一夫多妻制和惡劣的環境嚇得不知所措,也眼睜睜的看著小兒子慘死在自己的懷中卻無能為力,亦曾因為飽受思鄉之苦而不能自己。
如今,在非洲當地生活近三十年,她成為了中烏文化交流的橋樑,時隔數年,校友再見面時直呼「變化大、認不出」,其現狀也是令人唏噓、感慨萬千。
一、清華才女王麗紅結緣「真命天子」,執意嫁給非洲黑小伙
王麗紅出生在北京,她是家中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小女兒,性格活潑開朗、十分招人喜歡;也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北京大妞,聰明好學、不服輸。
成績優異的她一路考上了清華大學——這個國內的頂級學府,並且在大學畢業後,繼續在校攻讀了研究生學歷。
如果照這個節奏走下去,她應該能夠在北京這個寸金寸土的地方,找到屬於自己發光發亮的領域,結婚生子、打拚事業,有一個不錯的未來和前景。
然而,這時的她邂逅了一位來自非洲的黑人留學生蘇瑪,當時在清華大學就讀建築專業碩士,從此「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儘管父母異常反對,她卻堅稱蘇瑪是自己的「真命天子」。
當時她們的戀情傳開後,同學們很是不解,為什麼各項條件都不錯的麗紅會看上來自貧窮國度的黑人小伙?
父母得知此事後更是無法接受,無論怎麼規勸麗紅都不聽,他們只得把女兒送往日本留學,試圖通過距離讓兩個人情感變淡、能夠分手。
沒想到這一舉動最終也沒阻止小女兒和蘇瑪的愛情,反而加深了他們的情感聯繫。
1993年王麗紅不顧父母反對、外界輿論壓力,毅然決然地嫁給了蘇瑪。當時兩人的婚姻不被外人看好,在場的親朋好友加起來也不到兩桌。
蘇瑪在三年後拿到清華大學博士學位,王麗紅再次不顧家人挽留,執意隨蘇瑪來到非洲這個完全陌生的國度,從此開啟了自己下半生完全不一樣的生活。
二、放棄國內優渥生活,為愛「遠走非洲」,生活近30年
其實他們結婚後,王麗紅和蘇瑪在北京一起生活了三年,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王麗紅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各項條件十分優渥。
然而蘇瑪博士畢業後,提出他們一家要回到烏干達去。因為自己是一個部落的酋長之子,自己也擔負著責任,要繼承父親的位置,用自己的畢生所學為部落的發展做出貢獻。
麗紅的爸媽建議女兒就此和蘇瑪斷了,麗紅卻在蘇瑪的懇求和承諾下,克服矛盾掙扎的心理,執意隨蘇瑪一起踏上了這段未知的旅程。
儘管麗紅做足了心理建設,但是真正身臨其境,看到蘇瑪貧窮的家鄉、簡陋的居所,尤其是親眼見識到非洲的一夫多妻制:蘇瑪的父親,自己的公公居然有十個妻子,蘇瑪有四五十個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王麗紅還是被震驚到了。
所好蘇瑪一直兌現著自己的承諾:堅持一夫一妻制,除了王麗紅,不會再娶其他女子為妻。
在非洲生活了近三十年,她飽受思鄉之苦,吃不慣當地食物、想念家鄉的美食,這一切她都能忍受,直到看到小兒子因為瘧疾而不幸夭折,她深受打擊。
最終她勇敢的從悲痛中走出來,深知「知識改變命運」,自己作為清華的高材生,既然留在了這個國度,理應為當地做點什麼、實現自己的價值、改變當地的現狀。
也為了傳揚中國文化、緩解思鄉之苦,她開設了「魯揚子中學」,給當地孩子教授拼音、漢字和其他國學知識,讓中國話在異國他鄉也能「落地生花」,讓更多的人了解中華文化。
三、校友再見變化大,直呼「認不出」,其現狀令人唏噓
因為傳揚中國文化,創辦開設漢語言學科的學校,王麗紅成了當地的紅人,並且因為烏干達傳播中華文化的事迹被報道,王麗紅被譽為「中烏文化傳播的橋樑」。
當初得知她遠嫁非洲的校友,替她扼腕嘆息的同時,也十分關心她的現狀,得知這位昔日才女在努力傳揚中華文化,用一己之力在異國他鄉實現自己的價值、繼續發光發熱。
這些老同學們途經非洲的時候,也都順便去見見她,時隔多年、再次見面,同學們一時之間竟認不出,聲稱其「完全不見當初學生的樣子」,褪去那份活潑洒脫,她變得更沉穩堅毅、知性從容了。
王麗紅說,這麼多年,她早已把非洲當作了自己的故鄉,投入這麼多心血在其中,自然希望家鄉會更好一些。
四、寫在後面
很多人在人生岔路口會面對很多選擇,選擇本身沒有對錯,但是選擇過後,需要用行動去證明自己當初的選擇走的路是正確的,才會擁有「落子無悔」的勇氣,一往無前。
王麗紅當初為愛遠走異國,不為現實桎梏、勇於突破困境,為中烏文化發展做出貢獻,成為一個受人尊敬和喜愛的人物,找到了自己的歸屬和價值。
希望我們在面對人生抉擇時,在教育孩子面對人生每一次重大選擇時,都要慎重、考慮周全,然後再去行動,並為自己的選擇不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