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5 11 月

印尼高鐵被一帶一路拉入深淵 背後真相曝光

  中國與印尼合作耗資73億美元興建印尼高速鐵路(也稱雅萬高鐵),是中國「一帶一路」指標工程之一,如今卻深陷財務危機、虧損連連。印尼國營鐵路公司執行長更坦言,這條高鐵正成為一顆「定時炸彈」。外媒分析,這場由「過度樂觀、政策錯亂」堆疊成的爛攤,現在演變成中印尼雙方互相推責的政治風暴。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報道指出,這項雄心勃勃的工程未能達到預期成效,也反映出中國在東南亞地區投資所面臨的更廣泛挑戰。

  澳洲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於2024年3月,發布1份報告發現,中國傾向資助那些容易出現問題、延誤及政治變動的大型基建項目,導致至今仍有約500億美元的資金承諾尚未兌現。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

  有一段時間,看起來中國似乎已從過去的經驗中吸取教訓,開始縮減投資規模,並以「小而美」(small but beautiful)作為新口號推動項目。然而,如今「一帶一路」的投資再次激增,而印尼這條步履蹣跚的高鐵計劃,正凸顯出這股趨勢可能帶來的風險。

  中國2015年10月成功取得雅萬高鐵工程,2016年開始建設,但這項目的最一開始,就受到專家們的質疑,後面幾年開始出現土地徵用糾紛、環境問題和新冠疫情等情況,項目經歷了一系列延誤和成本超支,最終耗資了73億美元,並在2023年10月通車。

  而經營該線路的印中高鐵公司(Kereta Cepat Indonesia China,KCIC)雖仍有營運收入,但受利息支出、匯損及折舊影響,整體財務已陷入虧損。

  根據報道,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對主貸款部分收取約2%的利率,對超支部分收取3.4%,融資由印尼國營企業聯盟負擔60%、中國國營企業聯盟負擔40%。雖然這並非典型的「債務陷阱」,但KCIC仍面臨財務壓力。

  報道指出,最大問題在於旅客數量不如預期。自今年1月至10月,高鐵共運載逾510萬人次,遠低於初期研究預估。隨著政府紓困壓力升高,外界開始追問:誰該負責、誰該買單?

  目前責任焦點集中在潛在貪腐疑雲。印尼反貪腐委員會已展開調查,1名前部長爆料指出,該高鐵每公里造價高達5200萬美元,而相較之下,中國國內的高鐵造價僅約每公里1700萬至1800萬美元。

  然而,這種說法仍是個問號,因根據交通成本項目的數據,中國高鐵每公里的平均成本實際上可能高達4770萬美元。

  至於誰來承擔雅萬高鐵這筆債務,目前仍是未知數。印尼投資部長Rosan Roeslani表示,他正在敦促中國貸款人延長還款期限、降低利率,甚至可能將美元貸款轉換為人民幣來減輕損失,但這些措施尚未得到證實。

  這起事件也在印尼國內引發更廣泛的討論:這條高鐵從一開始是否真的被設計成要賺錢?印尼前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當年在雅萬高鐵動工時,正是他執政期間,而當時他主張該項目屬於公共服務性質,其目的是緩解交通壅塞,因此「盈利並非首要考量」。

  佐科威也指出,雅加達的公車與捷運系統(後者即由他擔任省長時啟動)同樣仰賴政府補貼。不過,對於造價遠高於一般公共運輸的雅萬高鐵而言,這樣的補貼模式是否可行,外界普遍抱持懷疑。

  整起事件從過度樂觀、政策錯亂,到如今相互推諉責任,印尼分析師Muhammad Zulfikar Rakhmat指出,若僅以地緣政治角度解讀這場爭議,「中國提供資金與鋼鐵,也供應列車;但設計合約、執行項目、如今背負問題的,都是印尼。」

  報道也表示,中國企業也難辭其咎。這些企業明知風險極高,卻仍選擇全力推進這項工程,而隨著新一波中國對外投資再度展開,外界也在觀察:中國是否會重蹈覆轍。

中國與印尼合作耗資73億美元興建印尼高速鐵路(也稱雅萬高鐵),是中國「一帶一路」指標工程之一(法新社資料照)

  中國與印尼合作耗資73億美元興建印尼高速鐵路(也稱雅萬高鐵),是中國「一帶一路」指標工程之一(法新社資料照)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