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連續舉辦十二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5年峰會今日開幕。這個位於浙江省桐鄉市的江南水鄉在數字智能的時代也迎來了新變化。本屆峰會的主題為「共築開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數智未來——攜手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
這與今年中共四中全會上通過的「十五五」規劃中提到「構建數字網路空間產業」非常契合,現階段北京想摒棄一切因素的限制與美國進行科技競爭,然而人工智慧產業的加速推進成為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競爭的關鍵。
人工智慧產業揭示未來中國科技競爭新布局
在今年烏鎮峰會上,中國多個頭部互聯網公司相繼宣布了未來五年各自在人工智慧產業上的計劃。其中,京東創始人劉強東表示「員工未來可能一周只需要工作一天甚至一小時,未來快遞配送也不需要人參與,機器人通過授權後可自動打開家門 ,將快遞放在家裡。」
阿里巴巴CEO吳泳銘表示,阿里巴巴正在建設超大規模AI基礎設施,加大投入打造超級AI雲。
吳泳銘受邀在開幕式上講話中表示,站在智能時代的開端,行業必須更具前瞻性地關注弱勢群體,讓數智技術成為所有人跨越數字鴻溝的助推器。他還指出,AI連接真實世界的全量原始數據,具備自主學習、自我迭代的能力。這個階段AI的特徵是「超越人」——當然還需要非常長的時間。
此外,本屆烏鎮峰會還特別聚焦人工智慧+民生+文旅方面的產業發展布局。在昭明書院,通過MR混合現實技術,參會者可以「走進」數字重建的文瀾閣,親手「翻閱」《四庫全書》數字版本;在烏鎮AI眼鏡數字伴遊體驗區,佩戴搭載gPass可信連接技術的AI眼鏡,可以無感直達峰會現場。

在烏鎮,佩戴搭載了螞蟻gPass技術的AI眼鏡。(世界互聯網大會官網)
西方互聯網公司並未現身,世界互聯網大會「名存實亡」?
不過,看似規模宏大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也逃離不了無法訪問國際互聯網的尷尬。根據以往參會的經驗,今年峰會上不少涉外參展商依舊準備了「VPN」已應對無法與海外客商即時溝通的尷尬。中國官媒也鮮少有對其大篇幅報道,像是微軟、谷歌、甲骨文、台積電等知名企業也並未現身,在中美關稅大戰的背景下和中國「泛國家安全化」的策略下,西方互聯網企業已經集體逃離中國這塊互聯網市場,但唯獨像位元組跳動旗下的「tiktok」則成為中國互聯網企業打入西方市場的一個出頭鳥。
如此戲劇性的變化,也暗示著中國互聯網市場逐漸走向「國家化」、「集權化」的態勢,相較於西方市場化的互聯網發展模式,中國更多是強調其對政權安全的衝擊能夠造成多大的影響。
早在「中共十九大」上,北京方面就對「網路空間主權」概念進行強化。最近,一份來自大陸國安部黑客攻擊最大供應商之一「Knownsec 知道創宇」內部員工匿名投稿也恰恰說明了這一點。消息顯示,超12,000 份文件包含國家開發的惡意軟體、零日漏洞和指揮控制(C2)系統遭到泄露,其中也包括對中研院、中華電信、財政部、司法院、台灣電力有限公司等數百家商業和政府機構在內展開攻擊。

Knownsec 知道創宇內部員工匿名投稿。(「海外知名博主」牆國蛙哈哈)
Knownsec(正式名稱為「北京知道創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的網路安全供應商之一。該公司與政府機構關係密切,經常與中國各部委在國防和網路防禦項目上合作。
不過,在這次泄露事件爆發前的2023年,類似的文件也有留出,只是當時中國外交部稱「純屬捏造」。
這次泄露事件在海外簡中互聯網上不斷流傳,但迄今為止中國官方並未予以回應,主管中國網信部門的大陸國家互聯網辦公室也並未予以置評。
在東西方各自以「國家安全為由」互相禁止對方的互聯網產品進入各自的市場的同時,網路戰場也成為西方與中國在大國競爭上交鋒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