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报道,随著中国 DeepSeek 实验室推出高效大型语言模型,以远低于成本的方式挑战矽谷,美国政界对 AI 主导权流失的焦虑急遽升温。对此,辉达执行长黄仁勋于 11 月出席该报举办的“AI 未来峰会”时罕见发出警告:“中国将赢得 AI 竞赛。”他这番话,其实是针对美国各州相继推出的 AI 法规,批评这些“安全阀”正演变成压垮创新的枷锁。
拜登政府虽于 2023 年通过《国家 AI 倡议法案》,并在 2024 年扩大对中芯片出口管制,但全面性的联邦立法迟迟卡关,导致各州自行上路。根据美国州议会协会 2025 年报告,50 州共提出超过 260 项 AI 法案,其中 22 项已成法,约 50 项进入最后审议,形同“州州有法、处处不同”。
以加州为例,州长纽森(Gavin Newsom)九月签署《前沿人工智慧透明法案》(SB 53),要求开发成本达 1亿美元或以上算力逾 10的26次方 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的模型须公开训练数据来源、演算法架构与风险报告,违者最高罚营收 1%,并须接受州认证第三方审查。这对英伟达等芯片供应商构成实质冲击,下游 AI 开发若延误审查,GPU 出货即被迫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