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解讀依據於紐西蘭安全情報局( NZSIS)2025年環境安全報告所披露的公開信息。

–
一、什麼是外國干涉?
外國干涉是指外國政府或其代理人 通過欺騙、脅迫、腐敗、隱蔽等方式,影響紐西蘭社會、社群、輿論或個人的行為。
正常外交、公開活動、合法遊說不屬於外國干涉。
二、普通民眾需要警惕並可舉報的行為類別
1. 監視與信息收集
• 在社區活動、集會中刻意拍攝、跟蹤特定人士
• 請求或誘導你收集某人的個人資料、家庭信息、背景信息
• 在線監控(觀察你的社交媒體、截圖傳播、暗中搜集信息)
• 要求把信息回傳給某個「國家機構」「領事部門」或可疑組織
⸻
2. 騷擾、恐嚇、施壓
• 因你的政治觀點、宗教身份、社群活動而被騷擾、威脅
• 家人在海外突然遭遇威脅、施壓或被問訊
• 社交媒體上出現異常攻擊或帶有政治目的的騷擾
• 在公開場合阻止你發言、要求你閉嘴或「不要惹麻煩」
⸻
3. 異常的證件/簽證/旅行壓力
• 因你在紐西蘭的活動,而被外國政府拒簽、吊銷護照
• 被要求立即回國、去領事館報到
• 被威脅說「不回去會有後果」
• 以家庭、就業、身份為由進行施壓
–
4. 滲透社區組織/控制話語權
• 有人突然在社區組織中擔任「代表」「領袖」,但不透明
• 社區組織被某一外國勢力影響、引導言論
• 重要活動、發言、媒體採訪被「看不見的力量」限制
• 出現「把社區聲音統一成某個政治口徑」的行為
–
5. 利用「訪問團、文化交流、商業團」為掩護的影響活動
• 自稱與外國官方關係密切的人邀請你參加「訪問團」「考察團」
• 活動背後存在隱性目的,例如影響你立場或引導政治觀點
• 要求合影、簽署聲明、參與政治宣傳
–
6. 禮物、金錢、贊助背後的隱性目的
• 無緣無故收到貴重禮物、贊助、捐款
• 被暗示要「回報」對方,例如提供信息、支持某個立場
• 禮物/資助來源不透明或與外國政府有關
–
7. 利用掩護組織(Front Organisations)開展政治影響
• 組織名義看似文化/商業團體,但實際執行外國政治任務
• 要求你參與投票動員、宣傳某政治觀點
• 背後的資金、人員、領導層與外國官方關係不透明
–
8. 貼標籤、試圖污名化某些群體或人士
• 將社區某些人貼上「極端」「恐怖分子」「叛國」等政治性標籤
• 試圖孤立、壓制異見人士或僑民
• 散布有政治目的的謠言或「黑材料」
本文來源:毛傳媒 作者:姚冬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