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6日,上海中山公園擠滿了慶祝萬聖節的年輕人,當局出動大量警察,每隔幾米就有一名警察站崗 。 (照片來自李老師不是你老師的X平台)
編者按:這是黃榆為美國之音撰寫的評論文章。這篇特約評論不代表美國之音的觀點。轉載者請註明來自美國之音或者VOA。
2024年10月的最後幾天,中國陷入了一個奇怪的緊張氣氛中。這種緊張,超過每年6月初那個30多年前大屠殺的紀念日、也超過每年兩個政治會議期間的戒備程度。京滬兩地的大學教工都全員上崗,北京的街道、路面、和地鐵站點密布警察,而上海的情形最為誇張,從烏魯木齊路到巨鹿路,警察、輔警和便衣多到讓人懷疑時光倒流到兩年前的白紙革命。
不過,這些緊張氣氛不是因為9月以來的經濟低迷和失業率高漲,也不是因為中國準備向台灣發動軍事行動,或者美中關係趨於緊張,更不是2011年茉莉花革命爆發時候的情形,僅僅只是因為幾個看上去毫不相干的時點的重合。當然,更重要的,是在這樣一種緊張中,在上海-北京當局前所未有的高度戒備中,外界看到了中國政治的黑色荒誕。它把上海變成了今天的香港,一個通過人民的狂歡還能意識到的革命城市的廢墟。
2024年10月27日上海萬聖節,「魯迅」依舊沒有缺席。 (照片來自李老師不是你老師的X平台)
上海年輕人的狂歡
十月的最後一個周末,上海的年輕人們早早就串聯起來,從周五晚上開始了連續幾天的萬聖節狂歡。只是,就像從北美到歐洲,今天的萬聖節已經少了最低限度的宗教色彩,在商業化的同時變成了大眾喜聞樂見的變裝狂歡。
例如,就在上海年輕人狂歡的周末,台北舉行了盛大的「同志驕傲遊行」,這在華語區是僅見的。而昔日的香港,此時此刻,從銅鑼灣到蘭桂坊,也必然地如同節日的海洋。上海的萬聖節狂歡,雖然最初模仿東京、香港的熱鬧,但如今,特別是新冠疫情後的兩三年,上海萬聖節的變裝狂歡已經有了不同尋常的意義。
去年此刻,上海年輕人以cosplay的方式集體表達他們與上海的聯繫、對上海這個城市的感情,成為上海年輕人目前可能唯一的公共紐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大概算是模仿疫情期間的所謂「大白」,還有根據李碧華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霸王別姬》里被紅衛兵批鬥的程蝶衣。而今年的上海街頭,年輕人除了繼續模仿魯迅、打工的「牛馬」,還有特朗普、波爾布特、自由女神等等形象。只是,幾乎所有這些政治形象都無一例外地遭到警方扣留。
事實上,今年萬聖節前夕上海街頭的警力之多、對年輕人之防範,絲毫不亞於兩年前白紙革命爆發時的戒備程度,甚至有過之無不及。早在10月25日之前,就不斷有上海年輕人在前身為推特的社交媒體平台X上爆料說被警方電詢和警告,核實是否購買了精神病服、是否準備參加周末街頭活動等。看來,中國網警不僅嚴密監視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也沒有放過對淘寶等購物平台的掃描。
在街頭,25日晚間,上海的年輕人聚集在巨鹿路一帶,警方嚴陣以待,見到穿著怪異的路人即要求脫下,遇到拒絕脫下的則送到附近派出所,登記身份證、地址和電話後才放出。不過,這些阻嚇連同當晚的冷雨都沒有澆滅年輕人的興緻,他們以游擊戰的方式,以近年來中國流行的所謂citywalk的方式流動著。
到26日晚間,成千上萬的青年人轉到中山公園集結,並且喊出了要自由的口號。27日,中山公園被關閉,但是從長樂路到復興公園,甚至晚間的靜安寺地鐵站,都站滿了變裝的上海青年。間或穿行其中的警察還引發大聲喝采。他們並非錯認警察制服為變裝的同道,而是把警察的圍堵看作了狂歡的一部分,一個巨大的超現實主義的「梗」。
這或許正是今年萬聖節在上海的特殊氣氛。上海的年輕人與封堵的警察一起,把一場自發聚集的娛樂活動變成了一次大規模的、有組織的社會表演:由於警方無厘頭的緊張,連商場里的大型玩偶都不放過,如同對待恐怖主義可疑物一般認真探查,將這場娛樂性的社會表演變得無比荒誕、極富戲劇性,讓2024年的上海萬聖節前的周末狂歡成為一場真正的節日,把一個舶來的節日變成了真正屬於上海年輕人的本地節日。
這讓上海的青年群體再次成為世界媒體的焦點,讓上海取代了北京成為中國當下最富創造性和革命性的城市,也讓這場越來越富有政治趣味的萬聖節狂歡擴散到了杭州和廣州。
黃榆
訂閱
本文來源: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