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近年來不斷批評中共過度補貼製造業,將過剩產能廉價傾銷到歐洲。中共總理李強日前在北京與歐盟領導人舉行峰會時否認中共有補貼政策,稱不會傻到拿辛辛苦苦賺來的財政資金去補貼產品,賣給外國人享受。這一說法引發評論人士譏諷,網民更指其是睜著眼睛說瞎話。
李強否認有補貼政策 分析:中共狡辯的話術
中共總理李強周四(7月24日)在與歐洲理事會主席柯斯塔(Antonio Costa)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開會時,針對歐盟對中共工業補貼的擔憂,否認中共對製造業的補貼政策或財政補貼,聲稱「中國沒有歐洲那麼富裕,我們負擔不起」。
彭博25日指這是一種自嘲式的回應。據報道,李強說:「我們不會傻到拿辛辛苦苦賺來的財政資金去補貼產品,然後賣到海外給外國人享受。這不是我們會做的事情。」
李強還稱,「有些人認為,這(中國的製造能力)對全球供需平衡造成了新的問題。」但他表示,「那是另一個問題,我們也知道這點。」
不過,馮德萊恩24日稍晚在記者會上堅稱,「中國的補貼生產與其國內需求並不相符,因此多出來的產能會流向其他市場。」
歐盟擔憂其對華巨大的貿易逆差,去年這一逆差約為3600億美元。近年歐中貿易分歧加大,從更早期的中國太陽能的傾銷,到最近這兩年電動車的傾銷,去年歐盟對中國的電動車祭出高關稅,今年再對中國的風力發電機啟動調查,中國也反制歐盟的農產品,雙方的貿易關係降到低點。
台灣淡江大學外交系副教授鄭欽模在歐中峰會當天表示,中共對外有狡辯的話術,比如歐盟控訴中國電動車的傾銷,中共堅決不認為是傾銷,也不認為是補貼,還找借口說西方對高科技也補貼。但其實對於研發部分的補貼,跟對企業被補貼去搶佔市場是不一樣的。
評論:李強對低價假貨心知肚明 中共砸錢方式多樣
獨立評論人向陽在X上表示,在「鐵娘子」馮德萊恩面前,李強咬牙切齒稱中共絕沒有搞補貼政策或財政補貼,為什麼就不能光明正大承認:「中國企業的低價競爭就是通過侵權山寨仿製,降低質量的造假手段加上不計成本的補貼燒錢,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傾銷,打遍天下,立足全球?」
向陽表示,李強心裡其實比誰都清楚,中國經濟的低價競爭發展模式已經導致企業普遍利潤低下、生存困難和居民收入低、消費能力弱,使中國經濟缺乏內需發展動力,必須依靠國際市場。而進入不了歐美市場,中國新興產業的企業就只能在國內低價廝殺。這就是中國經濟發展模式出現的大問題。
在中國經濟持續下行的背景下,中國光伏行業整體虧損態勢愈發嚴峻。2024年64家光伏上市公司從2023年的盈利千億元急劇轉為虧損約300億元。全年光伏上市公司總營收約為9,310億元,同比大幅縮水約22%。曾經風光無限的千億級營收企業在2024年已經全部消失。行業整體凈利潤也從2023年的盈利1,049億元降至2024年的虧損297億元,跌幅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