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7 7 月

周末,重磅发布!事关人工智能

7月26日,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大会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吸引了800余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3000余项前沿展品及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新品,规模创历届之最。

据新华社26日消息,中国政府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这是中方坚持践行多边主义、推动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中方响应全球南方呼声、助力弥合数字和智能鸿沟、促进人工智能向善普惠发展的实际行动。初步考虑该组织总部设在上海。

阿里巴巴发布夸克AI眼镜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

7月26日,阿里巴巴正式发布了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的技术研发进展,并回应了外界对其AI硬件布局的关注。据悉,该款AI眼镜已完成研发,预计将于年内正式发布。

据介绍,这款夸克AI眼镜搭载双芯双系统和双电池,并配备可更换电池和换电仓,保证续航需求。此外,为支撑多模态AI能力的落地,夸克AI眼镜在硬件结构上进行了系统重构,具备通话、音乐、翻译、会议纪要等主流功能,同时在AI交互、佩戴、显示与影像、续航等方面实现突破。

有业内人士表示,相比于其他厂商,阿里的最大优势在于生态整合能力。作为阿里巴巴AI能力与生态协同的集大成者,夸克AI眼镜将深度融合阿里及支付宝生态。产品具备通义千问大模型和夸克最新AI能力,还支持高德导航、支付宝看一下支付、淘宝比价、飞猪商旅提醒等。

当前,阿里凭借通义千问跻身全球基座模型第一梯队,应用侧夸克快速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AI应用。夸克AI眼镜标志着阿里在AI领域的又一次战略性下注,代表了其AI to C战略正从软件领域延伸至多形态硬件。

同日,上海市智能眼镜产业联盟也宣布成立。

xbUOr6jbzYJluNhpwEAiaybatqjfWxxQKW2UHMoquNaRkRmGyWmeCXByjZjtiasyWZyiamxOUg63lFXjulK6uqhqQ.png

上海发放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

7月26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模数引领,智行未来”AI赋能自动驾驶创新发展论坛上,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现场正式发放。

论坛现场,百度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赛可出行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强生出租汽车有限公司、赛可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小马易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锦江出租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友道智途科技有限公司成为首批获准企业。

有业内知情人士介绍,本次示范运营意味着可以收费,并且是基于法规的主驾无人。之前一个阶段是示范应用,可以载人但不能收费。原来嘉定的示范运营是车上有安全员,这一次实际是主驾无人,即车上没有安全员的示范运营。对于定价,该人士认为,“一般低于巡游出租车,但不会低于网约车的快车。”

从此前的自动驾驶测试示范应用牌照到此次示范运营牌照,意味着向商业化运营又迈进了一步。与之相匹配的,上海的自动驾驶开放道路也在不断开拓,根据论坛发布的《上海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模速智行”行动计划》,到2027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载客突破600万人次,开放道路超5000公里,具备L2和L3功能的新车占比超90%。

“AI教父”辛顿发表主题演讲

据澎湃新闻,图灵奖得主、诺奖得主、“AI教父”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发表主题演讲再谈AI(人工智能)安全。

CFF20LXzkOztvVAUopryYsd7uU45B7beew3SYU8PVV7vsRN8iafLlojQ2KNDftD02f9KqKy8OFCVqbqyrgS0Sicw.jpg

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

辛顿表示,人类理解语言的方式实际上很像大语言模型,因此人类实际上很像大语言模型,也会产生幻觉,经常编造东西,特别是当他们试图回忆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时。但他也指出,大语言模型与人类非常不同且优于人类的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应该将软件与硬件分开,正是这一点让人们可以在不同的硬件上运行相同的程序,它使得计算机科学能够成为一个独立于电气工程的领域,如果你做到了这一点,那么程序中包含的知识就是“不朽的”。

辛顿同时指出,数字计算需要大量能量,但它使得拥有完全相同权重的智能体(Agent)能够非常容易地共享它们从不同经验中学到的东西,生物计算需要的能量要少得多,但共享学到的东西却很困难。如果能源很便宜,数字计算就会好得多。

“这引发我的深切忧虑。人类已习惯作为顶级智能存在,很难想象被更高级智能主导。就像饲养虎崽作为宠物,我们必须确保其成年后不会反噬。”辛顿说,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气候变化等领域的价值不可替代,单方面禁用人工智能不现实,建议各国自主开发人工智能技术,但共享“保持人工智能良性”的研究成果。

辛顿认为,我们正在创造AI智能体是因为它们更擅长完成任务,这些AI智能体已经具备创造自己子目标的能力。而一旦拥有创造子目标的能力,智能体就会想做两件事:一是生存,仅仅是为了能够实现我们赋予它们的目标;二是更多的控制权,也仅仅是为了能够实现我们赋予它们的目标。因此,人类将会拥有想要生存和想要更多控制权的智能体,“而且我们将无法简单地关闭它们,它们会发现操纵使用它们的人非常容易,我们将像三岁小孩,而它们将像成年人,所以我认为那种当它们比我们更聪明时,我们就能让某人把它们关掉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它们将能够操纵我们,并说服那个应该关掉它们的人不要那么做”。

辛顿表示,如果人类想要生存,必须找到办法训练AI,不要让AI消灭人类。

“我们目前根本不知道如何做到这一点,长远来看,这是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好消息是,这是一个所有国家都应该能够合作解决的问题。”辛顿最后如是说道。

2024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约翰·霍普菲尔德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杰弗里·辛顿,以表彰他们“为推动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机器学习作出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辛顿是卷积神经网络理论的领军人物,也被视为由ChatGPT掀起的本轮AI技术跃进背后的奠基性科学家,被誉为“AI教父”。

辛顿在卡内基梅隆大学任教五年,后来成为加拿大高等研究院的研究员,并进入多伦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任教。辛顿在2013年加入谷歌。因其在深度学习方面的贡献,他与约书亚·本希奥和杨立昆被一同称为“深度学习三巨头”,三人在2018年被授予了图灵奖。2023年5月,辛顿从谷歌离职。自那以后,他持续公开呼吁谨慎对待AI技术,成为旨在引导AI系统、使其行为符合设计者利益和预期目标的“AI对齐派”的代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