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法國奢侈品LV(路易威登)再度漲價。
「一覺醒來,LV BIKER小號手袋就漲了1000塊。」有消費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表示。
每經記者注意到,這也是LV今年以來第三次漲價,其單款包袋的價格上漲了200元到1000元不等。從漲價幅度來看,整體超過2%,不少款式超過3%。
最近,LV駛入上海的「大船」一票難求,備受市場關注。但在吸睛盛宴的背後,卻難掩其母公司LVMH集團的財務困境。
今年上半年,LVMH集團營收與利潤雙雙下滑,總營收同比下跌4%至398.1億歐元,凈利潤下降22%至56.9億歐元。值得注意的是,包含LV等在內的「時裝與皮具部門」表現最差,上半年有機收入下滑7%,其中第二季度收入同比下降9%。
值得注意的是,不只LV,香奈兒(Chanel)、愛馬仕(Hermès)、普拉達(Prada)等大牌今年都已漲價。這背後傳遞出哪些信息?通過漲價,LV能否提高銷量?
「LV並不想漲價太多,但一定要漲」
早在幾天前,就傳出了LV將漲價的消息,不少消費者紛紛選擇在提價前搶購心儀的包包。
彼時(7月29日),LV實體店鋪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每經記者,新一輪漲價幅度不大,部分高端皮質的漲價會多一些。
LV BIKER小號手袋M14721調價前後對比
8月1日一早,就有消費者關注到LV已完成了調價。每經記者通過價格對比發現,此次漲價,LV單款包袋的價格上漲了200元到1000元不等,其中,SPEEDY 25、NANO SPEEDY均漲價300元。從漲價幅度來看,這次LV手袋整體超過2%,不少款式超過3%,如MONTSOURIS VIBE小號雙肩包、LV BIKER小號手袋等款式均漲價1000元。
「(LV)這是今年第三次漲價了,每次漲價幅度差不多,都集中在2%至3%,屬於策略性漲價範圍。即品牌並不想漲價太多,但一定要漲,維持持續走高的品牌形象。」奢侈品行業專家周婷在接受每經記者採訪時表示,LV今年前兩次漲價分別發生在1月和4月。
7月24日晚間,LV母公司LVMH集團發布2025年上半年財報。報告顯示,集團營收與利潤雙雙下滑。其中,包含LV等在內的「時裝與皮具部門」表現最差,上半年有機收入下滑7%至191.2億歐元。分季度來看,該部門的營收不僅連續負增長,且跌幅進一步擴大:一季度為-5%,二季度為-9%。
這意味著,提升銷量已迫在眉睫。「LV雖然是全球最知名的奢侈品牌之一,但是隨著其市場佔有率逐步提高,神秘感正在消失,品牌大眾化趨勢明顯,品牌價值也在逐步降低。而此時,如何重塑並提高其品牌形象,繼續穩固LV在高端消費者中的品牌定位,是LV這幾年最大的挑戰。」周婷指出。
LV漲價頻次領跑行業
傳統大牌如何應對挑戰
不只LV,2025年多個奢侈品牌均進行了價格調整。
據每經記者粗略統計,今年截至目前,香奈兒(Chanel)、愛馬仕(Hermès)、普拉達(Prada)、巴黎世家(Balenciaga)等大牌都已漲價,漲價幅度普遍超過LV的2%~3%。
「頭部品牌普遍漲價頻繁。」對此周婷向每經記者直言,但就今年LV大半年時間三次漲價來說,確實在業內比較少見,可見LV面臨著比較大的市場壓力。
在談及奢侈品牌漲價的原因時,周婷進一步告訴每經記者,「一是維持持續走高的品牌形象,給市場注入信心和動力;二是給消費者創造保值增值的心理暗示,讓消費者更加放心購買和囤貨」。
SUNSET VIBE手袋調價前後對比
與此同時,大牌堅持每年不斷漲價,「是希望通過漲價實現短期促銷,買漲不買跌是大眾的普遍心理。通過持續漲價,奢侈品能緩解部分經營壓力,平衡因房租營銷費用等帶來的成本增加。」周婷表示,此外,應對各種政治、經濟外部變化,漲價則是品牌態度的一種表現。
「過去12個月,35%的輕客減少或停止了奢侈品消費。未來12個月,65%的輕客預計會維持現有消費水平或減少奢侈品支出。」《全球「真奢」消費者洞察》顯示,目前佔市場60%的輕客正減少或暫停支出,轉向儲蓄、健康、二手奢侈品。
圖片來源:《全球「真奢」消費者洞察》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市場呈現出的消費個性化和多元化,已導致品牌多極化。
「傳統奢侈品牌所佔的主導地位會進一步降低。未來是很多新興品牌,特別是高端小眾品牌和生活方式服務品牌擁有更大機會。」周婷指出,未來客戶對品牌溢價的支付慾望會進一步降低,這會影響整個奢侈品行業,若想重新獲得增長,必須將賣貨模式升級為服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