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9 8 月

中國人不是不愛買了 而是換了玩法

中國奢侈品市場變了,變得讓香奈兒、迪奧、古馳和愛馬仕等歐洲奢侈大牌措手不及。中國奢侈品市場萎縮的原因不僅僅是中國的消費疲軟,還有中國年輕人的消費越來越「任性」。

中國奢侈品市場萎縮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

法國世界報周四刊登文章表示,中國奢侈品市場變了,變得讓香奈兒、迪奧、古馳和愛馬仕等歐洲奢侈大牌措手不及。過去中國市場上的「買奢侈品包包等於升值」的黃金年代,似乎一去不復返了。

以天津的丁先生為例,他的生意是回收二手奢侈品再轉賣。如今,他苦笑著說:高價轉手的日子結束了,買新品的買家少了、可供他收購的舊貨也少了,他的生意因此一路下滑。

確實,2024年,中國奢侈品市場整體萎縮了近兩成,連路易威登和古馳的銷量都直線下墜。LVMH、開雲等巨頭紛紛喊冷。

法國世界報表示,原因之一是中國的宏觀經濟環境不容樂觀,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就業壓力壓得年輕人透不過氣,在這一背景下,買愛馬仕Birkin包包顯然不再是剛需。諮詢公司Bain&Company甚至預測2025年奢侈品銷量還將繼續下滑。

中國年輕人的消費越來越「任性」

但是,法國世界報也指出,中國奢侈品市場萎縮的原因不僅僅是中國的消費疲軟,還有中國年輕人的消費越來越「任性」。

中國人不是不愛買了,而是換了渠道和玩法。自新冠疫情後,去實體精品店的人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小紅書、抖音、以及B站的直播帶貨。明星網紅們一邊講故事,一邊高喊「手慢無」,讓粉絲們秒下單。曾經的「直播女王」薇婭雖因稅務問題退場,如今則是24歲的真名叫梁韜(Tao Liang)的「包先生」在挑大樑。

與此同時,奢侈品境外購物大熱:日元疲軟的日本成了中國遊客的「奢侈品超市」,免稅店裡幾乎可以聽到「全場中文播報」。

至於中國的消費群體,30至45歲的這一代人仍舊把奢侈品視作社會地位的象徵;而20多歲的年輕人卻可能把一條露露樂檬(Lululemon)的瑜伽褲看得和LV小包一樣時髦。數據顯示,露露樂檬在中國的銷量一年能飆漲40%以上,可見「高端+健康」的人設比單純的昂貴更能打動Z世代的年輕人。歐洲的奢侈品需要照顧到這兩類顧客群體才行。

法國世界報還指出,中國市場的另一股潮流是,人們購買高價商品的重心從經典手袋、手錶、服裝、珠寶和設計師配飾轉向了其他類別,尤其是黃金。

99足金跟24K黃金區別大不大99足金跟24K黃金有什麼區別? - CRD克徠帝珠寶官網

2024年,25至34歲年輕人的黃金消費佔全國黃金消費的六成以上,他們買的不是金條,而是24K金的精美首飾。北京的老牌店鋪的黃金銷量甚至超過了卡地亞的銷量。中國本土品牌也趁勢崛起,毛戈平的粉底、宋曠的手袋、郭培的禮服,都在贏得年輕消費者的心。西方大牌的光環被削弱,國潮反而成了「新奢」。

「共同富裕」

法國世界報表示,這一切都和中國的政策緊緊相連。習近平提出「共同富裕」後,街頭的奢華炫富變得不合時宜了。蘭博基尼從北京街頭消失了,炫富改在網上進行了:人們在網上用假名分享他們令人眼花繚亂的度假視頻、他們停放在車庫裡的收藏款汽車、他們的瑞士手錶,甚至他們昂貴的拉布布玩偶。中國新時代的炫富是虛擬炫富:現實中要低調,在網上的虛擬空間則高調。

總體來說,中國奢侈品市場並沒有消失,而是換了玩法。老牌大佬如果想重奪江山,就必須既能和網紅合作,又能和Z世代的年輕人「對話」,甚至還要順勢擁抱黃金首飾與國潮。否則,哪怕Hermès再優雅,也可能發現:在中國市場,笑到最後的不一定是最貴的,而是最懂年輕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