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一幕,似乎又要出來了?
看來他們對這事兒,很上癮。
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剛剛報道,近期,廣東佛山等地發生輸入病例引發基孔肯亞熱本地傳播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發現,福建省福州與泉州兩地分別在7月29日與31日發布健康提示,提醒返榕、返泉人員進行14天自我健康監測,其間若出現發熱、關節痛、皮疹等疑似癥狀,請立即就醫並告知旅居史。
針對基孔肯亞熱的自我健康監測指什麼,具體應該怎麼做?8月4日,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致電泉州市疾控中心諮詢,工作人員表示,對於自我健康監測,沒有強制性的要求,並不需要特別向社區報備。
「如果從佛山市等正在發生暴發疫情或存在較高的基孔肯亞熱感染風險的地市返回,建議多注意自身健康狀況,出現頭疼、發熱等癥狀,需要去正規醫院就診。此外,返回後也要注意防蚊蟲叮咬,以防將可能的病原體通過蚊蟲傳播給他人。」工作人員進一步提示。
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趙衛告訴記者,對於「自我健康監測」的要求,與「居家隔離」不同,在做好個人防護的情況下,完全可以正常上班、上學。
此外,針對基孔肯亞熱的自我健康監測要特別避免蚊蟲叮咬,注意辨別典型的危險信號,包括發熱、關節痛、皮疹等疑似癥狀,一旦發現此三大癥狀之一,應立即就醫並告知旅居史。
按照官方的解釋:對於自我健康監測,沒有強制性的要求,並不需要特別向社區報備。
按照專家的說法:對於「自我健康監測」的要求,與「居家隔離」不同,在做好個人防護的情況下,完全可以正常上班、上學。
但問題是,我們有些地方領導很善於「層層加碼」。政策的走形和變味,早已屢見不鮮。
需要時刻警惕的是,接下來會不會有更多地方跟進?會不會有些地方為了「政績」,為了「烏紗帽」而層層加碼,提高管控手段?
絕不是危言聳聽。
7月26日,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南沙社區居民委員會在其公眾號「均安綠島南沙」發布《關於南沙社區基孔肯亞熱臨時核酸檢測點通知》,如社區群眾身體發現發熱、急性關節痛、皮疹等不適情況,可攜帶身份證到檢測點免費開展檢測工作。
媒體報道後,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南沙社區居民委員會刪除了該通知。
7月28日,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致電該社區,工作人員表示,核酸檢測遵循自願原則,對有相關癥狀的群眾提供免費服務,並非強迫,而且主要面向的也是發現病例幾十米範圍內的租戶。
看,這就是典型的加碼。
然而加碼背後沒有利益再催動嗎?絕不可能!
對於基孔肯亞熱是不是應該核酸檢測,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醫學科主任醫生潘興飛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明確說:
基孔肯亞熱沒有「人傳人」跡象,核酸檢測的目的,是對基孔肯亞熱進行確診,而非篩查。「也就是說,無癥狀的普通人群無需進行核酸檢測。」
疫情三年,儘管對經濟與民生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和影響,但總有些人在通過疫情大發國難財……或者獲得巨大成就和巨大利益。
對這種現象,對這類人,我們必須要警惕。有不是「畜生」懷念那該死疫情三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