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报》在“观点”版页,刊出法国高等商学院(ESSEC)教授、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分析中心)研究员陆克 (Philippe Le Corre )的一篇文章,揭示了中共即将召开的四中全会面临的重大挑战。
文章作者指出,中国共产党将于10月20日至23日召开第四次全会,这次会议对确定国家未来政治与经济方向至关重要。面对经济下滑、房地产危机、青年失业和人口下降等多重压力,中国共产党面临重建在经济困境与社会信任危机中动摇的“党-人民契约”的重大挑战。
文章作者认为,距离中共二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还有两年,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共产党领导层必须解决一系列决定未来的经济问题。从各方面来看,北京自2020年以来推出的大规模国家措施都未能扭转经济活动的下滑趋势。尽管北京巧妙地确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旨在使中国成为科技和数字技术领军者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由于过去三届美国政府的限制,仅取得了部分成功。从半导体到生物技术,许多行业现在都被禁止向中国出口。自2018年以来,美国对中国征收的关税给中国工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导致产能过剩,不得不转向其他愿意消化其产品的国际市场。
尽管一些中国企业展现出活力,尤其是在绿色技术领域,但2026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约为5%)不容乐观。因此,四中全会将是一个关键时刻,当局将对“十五”规划(2026-2030)进行最后的修改,重新定义国家发展路径,重建民众信任,修复正在动摇的党与民众之间的“社会契约”。
维吾尔学者热伊汗因“破坏他人财物”在法国被判罚款
《解放报》刊出报道,披露巴黎大区埃夫里(EVRY)法院对法国维吾尔裔学者、活动人士迪丽努尔·热依汗(Dilnur Reyhan)判处150欧元罚款和象征性赔偿的消息。迪丽努尔·热依汗曾在2022年的一次和平抗议中向中国大使馆展台泼洒红色颜料,受到“损害他人财物”的指控。
迪丽努尔-热依汗是法国籍维吾尔裔学者,任教于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INALCO)和巴黎政治学院(Sciences Po),同时也是“欧洲维吾尔研究院”主席。她长期致力于揭露中国政府在新疆对维吾尔族的镇压与人权侵犯,并多次在欧洲组织和平抗议活动。
2022年9月11日,迪丽努尔-热依汗前往法国的年度左翼文化与政治活动-人道报节,她手持象征维吾尔民族的蓝色旗帜,向中国大使馆展台上悬挂的中国官方宣传横幅和海报泼洒红色颜料以示抗议。近十年来,迪丽努尔-热依汗一直谴责中国对维吾尔同胞实施的种族灭绝。
报道强调:这起案件原已结案,但检方在2024年突然重启,使这起轻微事件演变为一场象征专制政权在境外实施“跨国镇压”的典型案例。
多位人权律师与观察人士认为,此案反映出中国政府通过法律与外交渠道在海外延伸威慑力量,企图“噤声”批评者。人权观察组织则指出,那些以和平方式公开反对中国政府严重侵犯维吾尔族权利的批评人士应该在法国受到保护,而不是被起诉。应该遭到谴责的,是对维吾尔族人犯下反人类罪行的中国政府,而不是遭受北京恐吓和镇压的迪丽努尔-热依汗。
中国移动挑战谷歌,拟建香港至智利海底光缆
另外,《回声报》报道了中国移动计划投巨资建造一条连接香港和智力的海底光缆,以实现中国与南美洲的数据直连。
报道指出:为了绕过美国,实现中国与南美洲的数据直连,中国移动计划投资5亿美元建设一条海底光缆,此一项目由中国移动与华为海洋网络合作,被视为谷歌“洪堡计划”的竞争对手,并在拉丁美洲引发了关于数据主权的担忧。此举恰逢中美关系持续紧张之际。
自2017年以来,中国的网络安全与国家情报法要求企业即使在海外经营,也必须配合国家安全部门提供数据。因此,中国移动投资建造海底电缆计划引发担忧,外界担心经此电缆传输的信息可能被北京获取。另外,由于智利缺乏有效的国家安全审查机制,加剧了不安情绪。
报道指出,智利已在今年6月与谷歌签署“洪堡计划”,计划建造一条从悉尼经法属波利尼西亚至瓦尔帕莱索的海底光缆,投资约4亿美元,准备在2026年开工。
报道引述分析人士观点指出,中国坚持自建线路,是为了摆脱对美国海底电缆的依赖,以便在中美紧张局势下确保通信自主。此一项目不仅是技术竞争,更是中国在拉丁美洲扩大其政治影响力的举措。中国希望摆脱对美国通信基础设施的依赖,并借智利这一战略节点进入更广阔的南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