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5 11 月

煽動民眾仇日 兩篇官媒文章踢到鐵板

正逢南非G20峰會召開之際,中國對日輿論戰的態勢卻持續咄咄逼人,高市早苗與李強的會面終也未能如願以償,但是利用「國家宏偉敘事」的論調來挑動「民族主義情緒」的問題卻引起外界關注。

近期,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旗下的「浙江宣傳」微信公眾號的一篇題為「不管月薪多少,國事連著家事」,引發各方注意,與之類似的是最近黨媒《光明日報》發文稱「為回擊高市早苗的挑釁,我申請每月無償多加5個班」的激情文章的微博帖子被刪除,二者一併成為當前「中國對日輿論戰的主要焦點」。

當生存焦慮遇上宏大敘事,誰更重要?

起先,「浙江宣傳」這篇文章被抨擊的主要原因是 「普通人不懂政治,也不想碰政治,就像人家領導掙得再多,我到手每月依舊是3000塊(人民幣,下同)」這句通俗又簡單的話,道出普通中國人只想安於本分過日子,對於政府的信心早已降至冰點。

可是,「浙江宣傳」卻稱「陰陽怪氣地調侃「這些大事與月薪3000元的我有什麼關係」,試圖帶節奏撕裂國家宏觀發展與個人境遇的聯繫。」文章還不忘「不點名」引用前文化部長龍應台所述「不要大國崛起,只要小民尊嚴」來作為反面教材,無疑將中國社會的輿論氛圍與民眾保持距離。

在現實中,月薪3000元群體多為底層勞動者,其日常生存壓力已構成對社會的直接影響,這些群體每月要為碎銀幾兩承載著超負荷的壓力,而官方輕描淡寫的一句「認知錯誤」則被認為是「忽略這些群體的生存現狀」。

大談「國之大事」不如「關切小民溫飽」

最近,台灣各地的民眾都領取到了「普發1萬元」的現金,一些年輕人將領取現場的視頻也發布到大陸社交媒體上,引來眾多大陸民眾的羨慕。這個時候,有人卻談起「為何對岸能夠普發,我們卻沒有」?事實上,若是在中國大陸實現類似台灣的全民普發現金的舉動,不是沒有在全國人大記者會上被提及過,按照官方的說法,「由於中國體量大,人口多,實現對財政負擔較重」。這樣一種比較「委婉的拒絕」則是道出了當前中國社會真實的「大國小民」的境遇。

20251124_17640097635428

經濟下行,顧溫飽比中日對立的宏大敘事更重要。(AP)

大陸知名媒體人「老蕭雜說」對此表示:與其跟他們大談「國之大事」,不如付出更多努力改善其現實境遇: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優化勞動權益保護、促進就業機會多元化。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