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6 11 月

攜程徹底躺平了

今年7月,《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發布,凈利率排行前十名里,攜程是唯一的互聯網公司。

攜程的賺錢效率之高,羨煞一眾互聯網巨頭。80%的毛利率、32%的凈利潤率拳打騰訊,腳踢拼多多。除了出入不便的那三年,幾乎沒有過過苦日子。

2022年,酒旅行業從寒冬復甦,攜程一路狂奔,次年凈利潤翻了6倍至100億。此後攜程一路穩定發揮、偶有驚喜,到了今年三季度已經單季凈賺199億。

賺錢能力太突出,以至於有一種在下行周期里獨自上升的詭異美感。

眼見攜程在舒適區里一呆就是好多年,創始人梁建章都已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鑽研人口學,大廠同行們心動不如行動,爭相加碼酒旅業務。

今年618期間,京東開出「最高3年0傭金」的條件,在酒店行業招兵買馬;阿里在6月將飛豬併入阿里中國電商事業群;抖音在十一假期開始前,向上榜酒店豪擲100億的流量扶持。

然後,他們發現了一個絕望的事實:友商打得越狠,攜程地位越穩。

攜程徹底躺平了

無敵是多麼寂寞

梁建章在輿論場上建樹頗豐,曾經有兩句經典發言,一是攜程的血液里流淌著盈利基因,二是攜程拿著高倍望遠鏡都看不到競爭對手。

但在2020年,梁總上演了一出自我打臉。這年旅遊業遭受重創,攜程的住宿、交通票務業務收入雙降,總營收同比下降了49%,梁建章在直播間高強度Cosplay帶貨,曲線救國之餘,無奈自嘲「望遠鏡壞了」。

攜程徹底躺平了

平心而論,攜程低谷情有可原,整個行業一起倒霉,競爭對手也無人生還。大部分時候,攜程的日子都相當舒服。

2024年,以GMV口徑計算,攜程以56%的市佔率獨佔鰲頭,考慮到同程與攜程的關係,梁建章的確有說這話的底氣。

攜程徹底躺平了

攜程能有今天的地位,鈔能力功不可沒。

早在2000-2002年間,攜程就收購了國內最早、最大的傳統訂房中心「現代運通」,訂房交易額翻倍後,又買下北京最大的散客票務公司「北京海岸」;次年年底,籌備不到3個月的攜程順利上市。

此後OTA市場進入整合出清階段,行業大打價格戰,小玩家被物理超度,大公司也邊虧邊熬,攜程、去哪兒、藝龍、同程都苦不堪言。

最終也是攜程出頭結束拉鋸戰,方法也很爽文:砸錢收編。自2014年起,攜程陸續成為同城的第二大股東、藝龍的第一大股東,順道合併了去哪兒網。如遇不從者,攜程就拿幾倍薪資挖走對方的核心人才。

與本地生活類似,OTA市場有著典型的雙邊規模效應。平台越大,供給越全,價格越低,吸引用戶越多,對上游議價能力越強。結果就是規模越滾越大,後來者越追越吃力。

攜程的成功也是因為進場時間夠早、砸錢力度也夠大。在OTA市場與上下遊行業各自分散、互聯網巨頭各自跑馬圈地的混沌時期,前人栽的樹,後人種的花,都被攜程挪進自家後院。

後來互聯網公司重金進場,飛豬給用戶發百億補貼,抖音給酒店灌流量,滴滴劍走偏鋒搞「用戶出價、酒店搶單」的操作,京東拿0傭金掃射整個OTA行業,也就美團掀起的水花最大。

2017年,愛玩無限遊戲的美團推出獨立品牌「美團旅行」,2018年的間夜量就首超攜程,攜程也在內部推行「斷美項目」應戰,逼迫酒店二選一。

美團的半路出家全靠曲線救國,背靠外賣這個流量入口,在下沉市場做低星酒店的生意。這麼做的好處是避免與攜程直接競爭,後者定位中高端商旅,高星酒店的間夜量佔比過半,而美團的比例只有15%左右。

但與之相對,美團的客單價遠低於攜程,GMV也落後對方一大截。

美團也曾對高星酒店發起衝鋒。當同程藝龍抽佣10%、攜程抽10-15%時,美團自降傭金到了8-10%,但從結果來看,高星酒店並沒有被這些「蠅頭小利」打動。

同樣碰了軟釘子的還有京東的0傭金策略。本以為直擊痛點的平台政策,反被酒店行業靈魂發問:「傭金再低,沒有訂單進來有什麼意義呢?」

倒不是酒店行業不上進,只是遊戲的決定權從來不在他們的手裡。

一個猴一個栓法

作為梁建章的老戰友、攜程四君子之一,跨界創業做酒店的季琦對攜程的感情應是相當複雜的。

2015年,OTA平台私自倒掛酒店價格,季琦一怒之下聯合行業封殺OTA平台;2024年,季琦再度發飆,稱「依賴OTA補客,為了OTA排名各種苟且,價格給的比會員價還低」。

但比起當年「誰倒掛停誰」的魄力,這封內部信只能算小發雷霆。只因十年前OTA分銷貢獻不足10個點,攜程們還要打價格戰搶客戶,而今OTA渠道對部分門店的銷量貢獻已經過半。

酒店與OTA相愛相殺多年,酒店既要借OTA引流,又不想被平台卡脖子,OTA平台的話語權,也與上遊行業的集中度高度相關。

以隔壁航空業為例,2015年前後,有關「提直降代」與「禁止服務費」的兩則通知,讓攜程國內機票業務由盈轉虧,10個月虧了20.3億元。

同樣的,連鎖化率是酒店對抗OTA平台最重要的籌碼。美國市場酒店連鎖化率超過70%,OTA平台只能拿到40%左右的在線訂單,但在以個體戶為主的國內,這一比例是70%。

勢單力薄的民宿尤其心裡苦,早年就有民宿老闆在三年傭金從8%漲到15%之後,對《南方都市報》痛訴干這行就像在給攜程打工。

本著一個猴兒一個拴法的原則,攜程確立了「機票引流,酒店變現」的商業模式,讓航司與酒店都對其愛恨交織。

去年年底,南航、國航、東航結盟抵抗開啟「機票互售」模式;今年7月,航旅縱橫宣布做做機票直銷,想要聯合民航業組成復仇者聯盟。但前者的流量干不過攜程,後者則是輸給了攜程的補貼,價格還是普遍比攜程高50-100元,結果自然不了了之。

對攜程而言,機票沒什麼油水但能引流,攜程乾脆舍利潤保用戶,結果就是在「四大航」合計份額超過80%的情況下,航司依舊沒能直接擺脫OTA平台。

至於賺錢的事,就得苦一苦酒店了。攜程的機票預定傭金只有2%,酒店傭金率起步就是10%,還一度走高到20%。

眼看給酒店逼急眼了,攜程COO孫茂華還曾出面相勸:理性看待傭金問題,攜程做流量也是很辛苦的。

酒店們也曾想過自立門戶。比如立志不讓OTA卡住流量咽喉的季琦,早在2007年就開始讓華住搭建會員體系,截至2019年,「華住會」會員超過1.5億。

連鎖酒店搞會員的本質是市場化版本的「提直降代」。那幾年旅客到店,耳邊儘是前台的惡魔低語:退訂這邊更優惠。

趕上疫情三年酒店行業死傷一片,供給側的加速出清還成全了連鎖酒店的擴張夢想。一輪抄底過後,行業的連鎖化率從25%左右增至近40%,三年走完了十年走過的路。

連鎖化率的提高的確給了攜程一點小小的震撼。2021年Q3至2023年Q1,攜程酒店收入增速一直低於機票,機酒搭售的增長模型似乎開始鬆動。

攜程徹底躺平了

但也是在酒店行業高歌猛進、連鎖玩家或扭虧為盈或凈賺數倍的2023年,攜程營收同比增長122.12%,比2019年多賺了100個億。

歸根結底,還是酒店同行太努力了。眼見市場復甦,個體戶開始報復性返場開店,僅去年上半年,新開業酒店就達到2.3萬家,但這一年,國內旅遊人次增速已從93.3%的高點降至不足15%。

酒店行業面臨的是這樣一個尷尬局面:它與OTA平台唇齒相依地看天吃飯,大環境好才都有飯吃;但大環境又不能太好,以至於所有人都擴張,等同於沒擴張。

供給的大幅增長,讓主動權回到平台手裡。攜程看似躺贏,實則把該卷的都提前卷了。

中間商也不好當

2020年,飛豬總裁庄卓然新官上任三把火,隔空內涵攜程,稱OTA模式沒有給行業創造價值。

梁建章反手點炮飛豬的百億補貼或有水分,順便回應質疑:有沒有價值消費者說了算。

飛豬與攜程的隔空交火,實際是一場有關「OTP與OTA到底哪家強」的真理大討論。簡單理解兩者的不同,就是訂的酒店出問題,消費者先罵酒店還是先罵攜程的區別。

OTA模式下,平台參與採購和管理機酒資源,2020年疫情之初,攜程曾一個季度為航司和酒店墊付近1000億的退費。

OTP更像酒旅版的淘寶,航司、酒店和旅行社入駐開店。飛豬曾以OTP自居,話里話外都是「我們不一樣」的矜持。後來庄卓然坦然承認,這種模式「重交易輕履約」。

酒旅和本地生活類似,都是做非標服務的撮合生意,連接供需的中間商身份,總給人一種我上我也行的錯覺。

但就像整個互聯網行業玩兒車輪戰都沒能把美團打死,攜程的地位多年來越坐越穩,因為越是非標和碎片的供給越考驗平台的規模整合能力,體驗型消費本身又對履約和售後環節極其敏感。

這些特點共同放大了OTA平台的先發優勢。攜程CEO孫潔早年曾提到,攜程歷時十年建立國內八千家、全球兩萬家(注意這是十年前的水平)酒店合作夥伴,這是後來者很難短時間追上的。

同時,攜程還有一套相當龐大的配套設施。以客服為例,攜程有著世界上最大的旅遊業呼叫中心,2024年中心員工數量達到16000多名,每十個攜程員工就有四個是干客服的。

攜程徹底躺平了

放在人生地不熟的海外市場,這套配套體系作用尤其明顯。

今年年初,攜程CEO孫潔曾公布:攜程出境酒店和機票預訂量已經領先行業30%-40%[13]。三季報出爐,攜程的出境預訂量已是2019年疫情前同期的140%。

海外市場的上游話語權遠高於國內,攜程只能走薄利多銷的路子,傭金率遠低于海外OTA平台,但論GMV體量,攜程已經超過了Booking、Expedia等頭部平台。

攜程徹底躺平了

人在異國,還是老鄉靠譜。攜程能無痛開發票、在線找售後,放在隔壁電話郵件二選一的Booking[14],要麼只能躁候商家回復,要麼就是在電話接通的那一刻回想起被四六級支配的恐懼。

攜程徹底躺平了

自2023年經營復甦後的每一個季度,攜程盈利的喜訊幾乎沒停過,賺錢能力是疫情前的近三倍,去年股價更是直接翻倍。

今天的躺,都是用往日的卷換來的。攜程的好日子正應了那句老祖宗的智慧:考上大學就好了。

攜程徹底躺平了

去年3月,攜程曾在直播間推銷日本京都威斯汀酒店的優惠套裝,飛豬以「攻城價」把價格壓低了111元,還承諾買貴退差價。結果威斯汀酒店先坐不住,出面叫停了飛豬訂單核銷。

只要你足夠重要,多的是人替你卷。

尾聲

前段時間,媒體財新發表了一篇題為《六個孩子剛剛好》的雄文,作者署名梁建章,頭銜是「人口與經濟」專欄作家。

梁建章對人口問題的痴迷由來已久,炸裂觀點頻出,但勝在本人知行合一,不僅在香港設立「創生基金會」,對攜程內部也鼓勵生育友好。

公司隔三差五探索著居家辦公、上四休三、輔助生育等職場科幻片,整個攜程上下一片祥和,彷彿與高喊「苦攜程久已」的上遊行業、質疑平台大數據殺熟的下游用戶不在一個位面。

奮鬥是繁榮時期特有的美德,躺平才是下行年代稀缺的特權。有人燒著股東的錢,寫作開疆拓土、讀作領導先撤;也有人乾脆世界以痛吻我,我就原地躺下。

胖東來活成零售宗師,攜程變著花樣表演掙錢,隔壁甄嬛傳還在養活樂視全家,好老闆的標準從未如此簡單——別回國就行。

當有人罵你躺平時,你最好真的有躺的資本。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