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政府建設是法治政府的重要基礎,更是法治中國建設的內在要求。行政允諾在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下,行政機關要積極履行。大眾誠實守信:《人民日報》指出:政府不守法怎麼讓公眾守法,沒有政府法治化,就不可能有社會的法治化,倘若執法者奉行權大於法,以言代法,人們怎麼能相信法律,倘若執法者以權壓法,以權枉法,人們怎會選擇法律?排除對執法的非法干預,信法守法才能形成社會自覺,政府是整個社會責任的主要承擔者。
近日,家住重慶市涪陵區龍橋街道辦事處轄區的居民胡祖國、王維向各大新聞媒體、中紀委、國家信訪局黨組實名投訴控告,被投訴單位有:涪陵區政府、涪陵區政府龍橋街道辦事處,二人在控告中述稱:他們響應政府號召,藉資六千餘萬辦企業(重慶龍洞溝生態酒店、溫泉城),之前涪陵區政府龍橋街道辦事處出台紅頭文件,支持加快生態酒店和溫泉城建設,以旅遊扶貧解決失地農民、三峽移民、下崗職工就業,帶動周邊經濟發展。
2018年,龍洞溝溫泉城被涪陵區人民政府納入龍頭港征地拆遷範圍(以龍橋辦事處信訪回復為證),在沒有進行過一次關於溫泉城征地拆遷商談的情況下,由於領導換屆,新官不理舊賬,為了政績,涪陵區政府及龍橋街道辦事處聯合路政執法支隊下達強拆處罰決定書,系在偽造企業法人筆錄簽字和指印作出的決定(有司法鑒定書為證),於2019年4月26日下達張帖強制拆遷通知,由於投訴人的強烈抗辯和申訴,路政執支隊就終止執行。2019年12月4日下午3點30分左右,龍橋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方俊與城管綜合執法大隊王勇帶隊一行10人左右,手裡拿著龍洞溝強拆通知書,到涪陵齊力興鐵公水專用貨場,找到投訴的親哥哥胡祖輝並告知溫泉城要被強拆,致使投訴人胡祖國哥哥胡祖輝由於受到強烈的刺激當場猝死(有人證為證),因強拆消息被法人王維的母親得知後,她因壓力過大於2020年10月23日中午突發腦溢血變成植物人,時至今日沒有一個部門和官員與法人及股東洽談徵地拆遷溫泉城補償事宜。投訴人強烈要求媒體實地了解核實,將事實真相向社會公眾曝光評議。媒體接到投訴驅車千公里在重慶市涪陵區龍橋街道北拱居委十三組找到實名投訴人企業股東胡祖囯、法人王維, 認真查閱了相關資料,實地了解查看現場,獲取視頻視聽證據。大量證據證明此事件並非危言聳聽,現將核實事實向社會公眾曝光評議, 相信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上圖:營業時與停業後的鮮明對比
案件回放:
胡祖囯,男,現年51歲,中共黨員,曾任社區黨委書記,涪陵區兩屆人大代表,重慶市人民檢察院人民監督員,重慶市最佳孝老愛親家庭獲得者,重慶市兩新組織優秀共產黨員,涪陵區優秀共產黨員,涪陵區關工委先進個人,重慶市司法局優秀人民監督員,涪陵區十佳返鄉創業明星,涪陵區創業明星,涪陵龍橋街道優秀黨務工作者,助力脫貧功堅榮譽稱號,涪陵區政府十星級農戶標兵。
2007年個體戶胡祖國和妻子王維,共同創辦了龍洞溝餐飲,主要經營芋兒雞,2014年龍橋街道和相關部門引導其發展鄉村旅遊,做大做強,帶動周邊經濟發展,胡祖國妻子王維從個體戶營業執照變更為重慶市龍頭溝餐飲有限公司,法人王維。公司成立後,他們積極響應當地政府號召,夫妻籌集資金,在涪陵區齊力興鐵公水聯運有限公司轉讓已被國土部門徵用的土地34.7畝,大力發展鄉村旅遊。
2015月3月16日,涪陵區政府龍橋街道辦事處出具紅頭文件,龍橋街道發[2015]46號紅頭文件,文件內容第二條明確說明:「加快龍洞溝生態酒店旅遊產品開發,積極支持,鼓勵龍洞溝生態酒店旅遊產品開發投入,加快龍洞溝生態酒店旅遊設施建設步伐,力爭在2015年上半年建成並投入使用,把龍洞溝生態酒店建設成為涪陵乃至重慶具有特色和影響力的休閑度假旅遊品牌」。龍洞溝生態酒店當時還被重慶市評為五星級鄉村灑店。
拿到紅頭文件後,他們帶著營業執照,轉讓土地協議及設計方案到涪陵區發改委進行備案登記,項目編碼:2016一500102一61一03一009212,備案時間2016年4月29日。
同時還取得涪陵區水利局兩次溫泉取水許可證:第一次取水編號:涪水資字2016第02號,第二次取水編號C500102G2021—0491時間2021年6月24日。這些手續完善後,夫妻二人在外大量籌集資金六千餘萬左右,全力投入宣傳和基礎設施建設。
2015年11月22日,溫泉城在涪陵區各部門和龍橋街道辦事處的大力支持下隆重開業,相關部門領導參與開業剪綵活動,涪陵區交委特別為其設立兩個公交站點方便遊客往來,正式對外開張營業後,解決當地失地農民、三峽移民、下崗職工就業83人,帶動周邊農民發展脫貧致富,正常營業至2017年8月,因涪陵區龍頭港施工放炮,中交二航局用炸藥過量,把龍洞溝溫泉城震壞,導致溫泉池滲透漏水,當時龍頭港指揮部和施工單位中交二航局查看屬實,影響公司正常經營,投訴人要求施工單位龍頭港指揮部給予維修及補償,但被告知該地塊已經納入征地拆遷範圍,因此公司處於半停業狀態一直等待政府的拆遷事宜。在2018年2月下旬,龍橋街道辦事處冉啟濤書記和駱小龍主任通知投訴人到冉書記辦公室,明確告之溫泉城已經納入拆遷範圍,做好拆遷準備,投訴人向他們要拆遷相關補償拆遷征地文件,他們沒回復。企業與政府強制拆遷爭議矛盾開始,在政府主導下,相關部門單位(路政、衛計委、城市綜合執法局等)齊上陣,以各種理由找企業麻煩,衛計委開據巨額罰款處罰決定並狀告到法院,說其無衛生許可證,事實上是企業多次申請不給辦理,企業全力應對訴訟官司,被迫於2018年9月全面停業,所投資幾千萬元打了水漂。由於企業遭受突入其來的打擊,股東胡祖國向親哥哥胡祖輝借很多錢,以哥名義借貸巨額資金,龍橋街頭辦事處副主任方俊和城市綜合執法隊王勇等人找到胡祖輝,說明溫泉城被強坼,胡祖輝由於背負巨大經濟壓力,精神上受到強烈刺激,於2019年12月4日下午含冤猝死在齊力興鐵公水專用貨場里。
胡祖輝去世後,家人傷心至極,法定代表人王維母親韓最淑,得知女兒投資幾千萬元溫泉城要被政府強制拆遷,自己養老錢全部借給女兒,也受到強烈精神刺激成為植物人。
企業法人、股東、家庭受到各種打圧後,他們通過信訪途徑反映問題,龍橋政府街道岀據了龍信訪函字[2018]33號,明確了溫泉城納入拆遷範圍,等到的結果卻是2019年4月30日在溫泉城大門張貼的一份重慶市涪陵區路政執法支隊的強拆通知,支隊於2015年4月13日作出的涪路罰[2015]7號處罰決定書,進行強制拆遷,但是根據股東胡祖國、法人王維描述,涪路罰[2015]7號處罰決定書的原始調查筆錄內容法人王維簽字和指印全系偽造,並且有司法鑒定書為佐證。
從2020年開始,涪陵區城管局又向龍洞溝溫泉城企業發出一系列文書,包括:限拆違章通知、決定、公告,但時至今日沒有任何一個部門和工作人員與投訴人協商拆遷事宜。2022年10月26日,涪陵區政府指派龍橋街道辦理處和城市管理執法大隊在溫泉城門口張帖了強拆公告,限期七天之內自行拆除,否則責成龍橋辦事處強制拆除。同日,相關部門在未經企業知曉和同意的情況下,擅自闖入企業內部拍照並驅趕員工,並且政府協同水電氣部門通知企業將要被停電、停氣、停水。
極為重要的是涪陵區政府作出的強拆案件,只是通過一審判決,該判決還在上訴期內並未生效,不具有法律效力。投訴人的公司上訴至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已經立案,案號(2022)渝行終420號,該案件正在上訴審理之中,投訴人於2022年10月28日到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聯繫到該案件主審法官,說明了情況,請求法官聯繫涪陵區人民政府對溫泉城停止強拆,法官於2022年10月31日上午明確告知:「法院已與涪陵區人民政府相關部門取得聯繫,相關部門回復會考慮法院的意見」。
記者質疑:
為什麼涪陵區人民政府龍橋街道辦事處對長達幾年的信訪難題不予解決,將公權力置於何地?涪陵區政府龍橋街道發[2015]46號紅頭文件,文件內容二條明確說明:「加快龍洞溝生態酒店旅遊產品開發,積極支持、鼓勵龍洞溝生態酒店旅遊產品開發投入,加快龍洞溝生態酒店旅遊設施建設步伐,力爭在2015年上半年建成並投入使用,把龍洞溝生態酒店建設成為涪陵乃至重慶具有特色和影響力的休閑度假旅遊品牌」。該項目涪陵區發改委進行了備案登記,項目編碼:2016一500102一61一03一009212,備案時間2016年4月29日,同時取得了涪陵區水利局兩次溫泉取水許可證:第一次取水編號:涪水資字2016第02號,第二次聯水編號C500102G2021—0491,時間2021年6月24日。如果沒有龍橋街道發[2015]46號紅頭文件支持,這些手續能否取得? 涪陵龍洞溝生態酒店旅遊產品開發公司股東胡祖國、法人王維沒有拿到涪陵區政府龍橋街道發[2015]46號紅頭文件的支持,能否各方借債幾千萬元對酒店溫泉城開發?令人觸目驚心的是,有人竟非法炮製處罰決定書,偽造筆錄,偽造法人王維簽字和指印(司法鑒定為證),將以言代法,以權壓法體現淋漓盡至,你們的言行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嗎?官官相護,公權私用,損民肥私的地方腐敗根深蒂固,非法強拆不賠償的客觀事實,這種處心積慮非法強拆,嚴重侵害群眾利益,這種民心向背施政將對社會生產秩序帶來不安定因素,人與自然健康如何和諧發展?如何建設美好家園?中紀委監察部通知:堅決制止非法強拆,以下六種強拆是違法的:「一、沒有經過相關部門違建程序的;二、沒簽訂補嘗安置協議;三、沒有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四、村委會開發商不具有徵收資格;五、在行政複議和訴訟期間;六、節假日或者夜裡強拆的。中紀委文件精神十分明確,能否喚醒當地官員麻木的知覺? 在此,記者強烈呼籲涪陵區政府及龍橋街道辦事處從優化營商環境、考慮企業生存的角度出發,切實保障企業的合法權益。而是誠摯希望涪陵區政府龍橋街道辦事處能尊重客觀事實、尊崇法治、誠實守信,依法全面履行自身的法定職責,切忌出爾反爾,損害政府及其部門在人民群眾中的公信力和良好形象。 企業要求合情合理的合法賠償,如果得不到合理解決方案,將依法維權,合法信訪,向中紀委國家信訪局實名投訴舉報。媒體將時時關注此事件的進展並進一步追蹤報道。(特約記者楊濤)
原文來自搜狐:https://www.sohu.com/a/601963223_12130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