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缅甸人对中国的反感情绪有升高趋势
缅甸地理位置图。
曼谷 —
专家表示,最近在缅甸的一座中国领事馆遇袭事件反映出该国日益增长的反对中国的情绪,这种情绪源于北京对执政军政府的支持。
10月18日,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的中国领事馆遭到小型爆炸装置的袭击。报道称有建筑受损,但没有人员伤亡。
这是自1967年仰光发生反对中国的骚乱以来,缅甸首次发生针对中国外交设施的攻击。
缅甸军方在给记者的声明中表示,爆炸损坏了两层建筑的屋顶砖瓦,并表示正在寻找并逮捕对此次事件负有责任的“恐怖分子”。
两个星期过去了,尚未有人被捕,也没有任何组织声称对此负责,但专家表示,对中国的反感情绪依然存在。
美国和平研究所的访问高级专家、华盛顿威尔逊中心的全球研究员耶苗亨(Ye Myo Hein)表示,自2021年2月1日缅甸军方夺取政权以来,对中国的强烈反感情绪一直在滋长。
他告诉美国之音(VOA):“政变后,公众认为中国支持军政府,导致民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中情绪。”
自从敏昂来(Min Aung Hlaing)及其领导的军队推翻民主选举产生的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政府以来,缅甸一直处于混乱之中。被推翻政府的支持者与各民族武装联手反恐抗军政府的统治。
中国曾一度与军政府保持距离,但最近又恢复了支持。耶苗亨表示随着中国再次表态支持军政府,反对中国的情绪开始再次上升。
他说:“很难确定是谁对中国领事馆的袭击负责,但如果中国继续支持军政府,可能会面临越来越强烈的公众敌意。”
军方受到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制裁和谴责,但仍然得到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等国的某些支持。
在缅甸问题上有超过20年研究经验的独立分析师大卫·斯科特·马修森(David Scott Mathieson)告诉美国之音:“无论是谁策划了领事馆爆炸事件,这表明反对中国的怒气的多个方面,包括对支持军政权的愤怒以及对中国被认为支持果敢族占领腊戍的愤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