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照片:2017年10月15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金立群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第32屆30人小組(G30)國際銀行業研討會上發表講話。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行長金立群星期六(10月26日)批評發達經濟體對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內的產品設置貿易壁壘,稱全球經濟「不再有自由貿易」。
美國上個月對中國進口產品大幅加征關稅,包括對電動汽車徵收100%的關稅,以加強對戰略性國內產業的保護,使其免受中國政府推動的過剩產能的影響。
歐盟和加拿大也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新的進口關稅,加拿大徵收的關稅與美國一樣,也是100%。
金立群是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開發銀行的行長,他表示,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之間的貿易爭端加劇,部分原因是後者的製造商提高了他們的競爭力。
他說,那些增強貿易能力並具有競爭力的新興經濟體,「無論你能為貿易夥伴帶來多少好處,」都可能被指責產能過剩。
金立群在30人小組(G30)國際銀行研討會上表示:「這不再是自由貿易,因為你不能依賴世貿組織規則。」
「我們更擔心的是低碳和可再生能源產品的貿易壁壘,這些壁壘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增加,而此時我們需要更多的這些綠色產品來拯救地球」他說。
亞投行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6年成立,旨在取代世界銀行和其他西方主導的多邊貸款機構。
「看到這場貿易爭端,我感到很沮喪。自二戰結束以來,自由貿易給許多國家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他說。
金立群還表示,中國政府最近宣布的一系列刺激措施,與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後部署的措施不同,因為現在的這些措施「更有針對性」。
他說,中國有更大的空間來擴大財政刺激,因此在擴大支出和發行特別債券,幫助地方政府和企業方面,更加積極主動。
(本文依據了路透社的報道。)
文章來源: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