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日前發布《2025年貨車司機從業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大陸貨車司機普遍反映2024年整體收入較2023年出現下降,同時有超過六成(61.22%)司機預期2025年的收入會繼續減少。
從業年限在五年以下的貨車司機佔比為13.04%,較上年調查降低六個百分點,顯示該職業對年輕從業者吸引力不足。
報告顯示,受雇駕駛貨車司機的收入在人民幣5,000-10,000元佔比達66.89%,個體經營司機的收入比較分散,收入在人民幣5,000-8,000元的佔比25.89%,收入在人民幣8,000-10,000元的佔比22.54%,人民幣10,000以上的較高收入者佔比為24.25%。
而貨運司機的中高收入背後是高強度的勞動。報告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貨車司機每天工作時間在12小時以上,一半以上的貨車司機工作時間在10小時以上。同時,近四成的貨車司機月均出車天數在26天及以上,近三成司機月均出車天數在21-25天。同時,有七成以上的貨車司機患有頸椎、腰椎病等職業病。
報告指出,絕大多數貨車司機認為目前的運費水平普遍偏低。其中,個體經營貨車司機反映更加強烈,佔比高達94.05%。受雇駕駛貨車司機雖然不直接參与運費磋商,但仍有77.48%的認為運價偏低。
近年大陸貨運業面臨嚴重內卷,在「貨拉拉」等物流平台蓬勃發展背景下,讓貨運業陷低價競爭。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