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8 7 月

約書亞.楊接手美國務院中國屋 曾任親台的2049研究所執行長

大陸觀察者網引述新華社消息稱,因規模和開支飆升,美國國務院日前正進行裁員和重組。 7月25日,知情官員透露,美國國務院負責對華戰略的「中國事務協調辦公室」(也稱為「中國屋」或「中國組」)將由新一任負責人約書亞.楊(Joshua Young)接手,且直接向美國務院「三號人物」、副國務卿艾莉森.胡克(Allison Hooker)彙報工作。

按美國國務院網站,約書亞.楊是現任美國國務院負責國際安全政策的副助理國務卿,也是高級行政服務團的成員。楊先生負責監督國際安全與不擴散局針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WMD)和兩用技術的反擴散工作。

據悉,楊是自2022年「中國屋」成立以來的第四名「協調人」。此前,過往的「協調人」均向負責美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EAP)的亞太助卿報告。而在部門重組後,「中國屋」仍將設在EAP下,但楊可「直接向七樓報告」。七樓即國務卿魯比歐、主管政務的副國務卿胡克等美國務院高層的辦公室所在地。

分析認為,這項重組很可能是為了加快白宮命令的執行,因為魯比歐目前還兼任總統川普的國家安全顧問,而今年「中國屋」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為川普可能的訪華行程做準備。

報導稱,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計劃」負責人葛來儀(Bonnie Glaser)預計,魯比歐將以國安顧問身分主導這次訪問的籌備工作。此外,主導貿易談判的財政部長貝森特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也預計在籌備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 盧特尼克已經在聯繫各大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了解他們是否有興趣隨總統一同訪華。

葛來儀補充,川普喜歡「微觀管理」,將許多問題的「最終決定權」都握在自己手裡,常常會「脫稿發揮」。不過,「中國屋」仍要確保他「有稿可脫」。

所謂「中國屋」設立於拜登政府時期,拜登政府當時宣稱,該辦公室旨在確保美國政府能夠「負責任地管理與中國之間的競爭」。

報導稱,在進入國務院之前,楊曾任「2049計劃研究所」的執行長。這家美國智庫及其聯合創始人薛瑞福(Randy Schriver),經常在軍事、兩岸關係等領域發表對華強硬言論,產出危言聳聽的研究報告,炒作所謂「中國軍事威脅論」,還曾因此被國台辦點名。而楊當時負責的,則是主導制定應對中國所謂「全球經濟脅迫行為」的「可行方案」。

在川普第一任期內,楊也曾在五角大廈工作,時任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部助理部長的薛瑞福就是他的上級。楊的任命也被認為將減輕凱文.金(Kevin Kim)的負擔,後者目前是負責中國、日本、韓國、蒙古和台海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先前也曾是「中國屋」負責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務院本月的大規模重組行動中,聚焦「印太地區」安全的「多邊事務辦公室」等數十個部門被關閉,許多「中國問題專家」隨之遭解僱,並對川普政府的做法表示「擔憂」。

將接手國務院中國屋的美國國務院副助卿約書亞.楊。      (美國國務院網站)
將接手國務院中國屋的美國國務院副助卿約書亞.楊。 (美國國務院網站)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