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30 7 月

中印关系和缓难解僵局?彭博:比亚迪高层签证仍未获批

尽管中印关系近期有所缓和,但大陆汽车巨头比亚迪是否能顺利进入印度市场依然未知。彭博指出,虽面临政策障碍与投资受阻,比亚迪仍努力推进相关投资,其高层目前仍以「远端管理」推进在印业务进展。

彭博28日报导,在2020年中印两军在存在主权争议的喜马拉雅边境发生致命冲突,导致两国关系陷入低谷后,许多大陆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都无法获得印度批准签证,比亚迪高层也不例外。

知情人士透露,上述情况迫使比亚迪将董事会会议和高层业务交流活动安排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尼泊尔加德满都,甚至远在新加坡举行。

而比亚迪印度公司总经理张杰(Ketsu Zhang)自从在离开印度金奈分厂后,便无法再获批工作许可证。知情人士称,基于前述原因,自2021年来,张杰在比亚迪深圳总部办公,并于今年迁至日本,从东京「远距」监管比亚迪包括印度在内的亚太汽车市场销售业务。

此外,知情人士还指,就在今年3月,签证限制仍作为两国政治对抗的一部分。当时,一个原计划前往深圳参加比亚迪经销商大会的印度代表团,因多数参与者(包括比亚迪印度员工)无法取得签证,规模被迫缩小。彭博提到,对制造业而言,在地管理至关重要,因为需要快速决策、处理生产效率问题与建立社区关系。

印度商业与工业部部长戈雅(Piyush Goyal)今年稍早时曾表示,出于国家策略性利益相关考量,印度政府「不欢迎」比亚迪在当地投资。

此前,比亚迪拟投资10亿美元,与一家印度企业合资建厂,但已被印度方面驳回。而这也使得比亚迪无法符合当地为鼓励设厂而提供的电动车进口关税减免政策,比亚迪因此无法在印度实现实质生产力。

不过,尽管在印度面临营运困难,比亚迪在当地仍受到消费者欢迎,今年上半年销量几乎已追平其2024年全年总销量。

此外,在大陆国内需求疲软的背景下,比亚迪试图通过削价吸引买家,招致官方和同行批评。彭博此前曾至,比亚迪6月销量月比增长仅0.2%,要达成全年交付550万辆车的目标,有一定挑战性,对比亚迪来说海外扩张至关重要。

然而,在无法于印度投资建立新厂的情况下,比亚迪只能依赖位于金奈、年产能介于1万至1.5万辆车的组装厂来满足印度消费者的需求。比亚迪也进口其在印度销售的大多数车款,但印度为保护本土产业而实施的高额关税,实质上将车价翻倍。若未取得当地道路适用认证,销售数量亦受限。

尽管中印紧张关系在近期已有降温趋势,印度官方还宣布,从24日起恢复向中国公民签发旅游签证,释放中印关系回暖的信号,或许有助于减轻比亚迪在印度设厂所面临的阻力。不过,专业签证限制是否解除、比亚迪是否最终能真正进入印度市场,仍是未知数。

尽管中印关系近期有所缓和,但彭博指出,比亚迪大陆高层目前仍只能以「远端管理」推进...
尽管中印关系近期有所缓和,但彭博指出,比亚迪大陆高层目前仍只能以「远端管理」推进印度的业务。(路透)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