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9 8 月

陸內需不振 7月消費零售失色 年增幅今年來最差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15)日公布7月多項經濟數據,其中,7月大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人民幣3兆8,780億元(約新台幣16兆元),年增3.7%,相較6月的年增4.8%下降,增幅是今年最低,顯示大陸內需消費不振。

一財網報導,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7月,大陸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價值年增5.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3.7%,成長幅度均較上月收窄,亦低於部分陸媒預期,顯示暑假旺季未提振內需消費。

大陸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7月國際環境複雜嚴峻,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影響持續,國內部分地區出現高溫、暴雨洪澇等極端天氣,對經濟運行造成短期衝擊,下階段,要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增強靈活性預見性,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有力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社會消費品零售的消費分類數據顯示,7月大陸商品零售額人民幣3兆4,276億元,年增4%,餐飲收入人民幣4,504億元,年增僅1.1%。

付凌暉指出,7月商品市場銷售增速有所放緩,服務零售保持總體穩定,在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帶動下,消費擴大態勢沒有改變,但也要看到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國內居民消費能力和信心仍待提升,消費內生動力仍待增強,下階段,要繼續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在擴大商品消費的同時,培育服務消費新增長點。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7月消費表現弱於預期,拖累因素在於,一方面,受資金下達節奏與風控系統升級影響,部分地區在5-7月臨時暫停以舊換新補貼。另一方面,房地產市場仍在谷底階段,7月城鎮調查失業率上升0.2個百分點至5.2%,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小幅回落,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居民消費。

展望未來,溫彬認為,隨著以舊換新補貼資金到位,個人消費貸款貼息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兩項新政策實施,加上暑假、十一長假出遊將帶動文體商旅融合消費升溫,消費增速仍有回升可能。


延伸閱讀

大陸救內需 補貼消費貸款利息 可望帶動經濟增長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