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近年来加快国产飞机发展脚步。大陆完全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于6月在广东珠海获颁民航局生产许可证、迈入批量生产阶段后,AG600「鲲龙批产第二架批产机已于8月17日在珠海完成生产试飞,即将交付客户营运。
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微信公众号消息,8月17日,AG600「鲲龙」批产第二架机(AG600-1102)在广东珠海成功完成生产试飞,即将交付客户进行营运。AG600-1102架机于珠海金湾机场顺利完成包括滑行、一般性检查、任务系统和高空飞行在内的一系列生产试飞任务,于8月17日7时18分落地。飞机状态良好,操纵系统正常,各系统运作稳定。同日,9时29分,飞机再次从珠海机场起飞,转场湖北宜昌进行喷漆。
《IT之家》提到,AG600「鲲龙」具备飞机与船舶的双重特性,能上天、能入海,是全球起飞重量最大的民用水陆两栖飞机。最大起飞重量达60吨,可载水12吨,最小平飞速度为每小时220公里,最大实用航程可达4,500公里。其能够灵活执行灭火、物资转送、通讯中继等多种任务,是一个多用途的大型航空装备平台。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表示,后续将全力推动AG600加速批产交付,早日正式投入营运,全面建构以AG600为龙头的航空紧急救援装备系统。
新华社指出,今年以来,AG600研制持续进行。4月20日,AG600获颁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象征著其研制取得圆满成功,获得进入市场「准入证」;6月11日,AG600获颁生产许可证,正式迈入批量生产阶段。
据悉,AG600在取得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前试飞工作历时两年。具体来看,AG600在2012年提出型号合格证(TC)申请,2016年总装下线,2017年在珠海陆上首飞,2018年在湖北荆门水上首飞,2020年在山东青岛海上首飞,2023年6月具备执行灭火任务能力,2024年7月获得首个型号检查核准书,2025年2月全面完成审定试飞。
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及民航法相关规定,航空器必须取得适航证才能投入运行。适航证件分为「TC」(型号合格证)、「PC」(生产许可证)和「AC」(单机适航证)。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