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8 8 月

加速量產 陸第2架水陸兩棲飛機「鯤龍」完成生產試飛

大陸近年來加快國產飛機發展腳步。大陸完全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鯤龍」於6月在廣東珠海獲頒民航局生產許可證、邁入批量生產階段後,AG600「鯤龍批產第二架批產機已於8月17日在珠海完成生產試飛,即將交付客戶營運。

據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微信公眾號消息,8月17日,AG600「鯤龍」批產第二架機(AG600-1102)在廣東珠海成功完成生產試飛,即將交付客戶進行營運。AG600-1102架機於珠海金灣機場順利完成包括滑行、一般性檢查、任務系統和高空飛行在內的一系列生產試飛任務,於8月17日7時18分落地。飛機狀態良好,操縱系統正常,各系統運作穩定。同日,9時29分,飛機再次從珠海機場起飛,轉場湖北宜昌進行噴漆。

《IT之家》提到,AG600「鯤龍」具備飛機與船舶的雙重特性,能上天、能入海,是全球起飛重量最大的民用水陸兩棲飛機。最大起飛重量達60噸,可載水12噸,最小平飛速度為每小時220公里,最大實用航程可達4,500公里。其能夠靈活執行滅火、物資轉送、通訊中繼等多種任務,是一個多用途的大型航空裝備平台。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表示,後續將全力推動AG600加速批產交付,早日正式投入營運,全面建構以AG600為龍頭的航空緊急救援裝備系統。

新華社指出,今年以來,AG600研製持續進行。4月20日,AG600獲頒中國民航局型號合格證,象徵著其研製取得圓滿成功,獲得進入市場「准入證」;6月11日,AG600獲頒生產許可證,正式邁入批量生產階段。

據悉,AG600在取得中國民航局型號合格證前試飛工作歷時兩年。具體來看,AG600在2012年提出型號合格證(TC)申請,2016年總裝下線,2017年在珠海陸上首飛,2018年在湖北荊門水上首飛,2020年在山東青島海上首飛,2023年6月具備執行滅火任務能力,2024年7月獲得首個型號檢查核准書,2025年2月全面完成審定試飛。

根據國際民用航空公約及民航法相關規定,航空器必須取得適航證才能投入運行。適航證件分為「TC」(型號合格證)、「PC」(生產許可證)和「AC」(單機適航證)。

中國大陸自行開發製造的AG600「鯤龍」具備飛機與船舶的雙重特性,是全球起飛重量...
中國大陸自行開發製造的AG600「鯤龍」具備飛機與船舶的雙重特性,是全球起飛重量最大的民用水陸兩棲飛機。(圖/取自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微信公眾號)

據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微信公眾號消息,8月17日,AG600「鯤龍」批產第二架機(A...
據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微信公眾號消息,8月17日,AG600「鯤龍」批產第二架機(AG600-1102)在廣東珠海成功完成生產試飛,即將交付客戶進行營運。圖/取自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微信公眾號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