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在金價即將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之際,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始人瑞·達里奧(Ray Dalio)建議投資者在投資組合中配置高達15%的黃金,以應對通脹上升和全球金融不確定性帶來的系統性風險。
達里奧在美國康涅狄格州格林尼治經濟論壇(Greenwich Economic Forum)上表示:「從戰略資產配置角度來看,黃金是非常優秀的投資組合分散化工具。當傳統資產下跌時,黃金往往表現突出,因此,約15%的黃金配置是合理的比例。」
截至發稿,現貨黃金最新交易價格為每盎司3984.78美元。推動金價飆升的動力主要來自投資者對全球財政赤字擴張、地緣政治緊張以及美元貶值風險的擔憂。
通脹與債務環境重演「70年代困境」
達里奧將當前的經濟環境與上世紀70年代進行了類比,當時美國正經歷高通脹、高財政支出與高債務負擔三重壓力,投資者對紙幣和金融資產的信任被嚴重侵蝕。
「這與上世紀70年代初非常相似,」達里奧指出,「當你持有債券或現金,而債務供應不斷膨脹時,這些都無法再成為有效的財富儲藏手段。」
他認為,在「貨幣貶值與財政濫發」的時代,黃金的獨特屬性——不依賴他人償付——讓它成為避險資產中最具獨立性的存在。
投資組合配置理念挑戰傳統「60/40」模型
達里奧的觀點與傳統理財顧問建議形成鮮明對比。傳統資產配置模型通常建議投資者持有60%的股票和40%的債券,而對黃金、商品等另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僅為低個位數,理由是這些資產不產生現金流。
然而,達里奧認為,傳統模型在高通脹與貨幣貶值周期中失效。「當前債券的實際回報已經被通脹侵蝕殆盡,而股票估值高企、地緣風險上升,黃金反而是最純粹的防禦工具。」
高管共鳴:通脹陰影下的「黃金共識」
雙線資本(DoubleLine Capital)首席執行官傑弗里·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近期也呼籲投資者將黃金配置提高至25%,認為在持續的通脹壓力與美元疲軟環境下,黃金將持續跑贏其他主要資產類別。
岡拉克指出:「我們正處於一個新的通脹周期起點,而黃金是最自然的贏家。」
資料照片 (Shutterstock)
背景分析:黃金牛市背後的三重驅動
貨幣政策拐點臨近:美聯儲預計在未來幾個月開始降息,實際利率下降為黃金提供了長期支撐。
財政赤字擴大:美國財政赤字佔GDP比重逼近歷史高位,市場擔心債務貨幣化風險上升。
地緣政治緊張:美俄關係、貿易壁壘、能源安全等因素均刺激全球避險需求上升。
總體而言,達里奧與岡拉克的發聲,反映出全球機構投資者在高通脹與政策不確定性時代重新審視「避險資產」的邏輯。隨著黃金突破4000美元關口,市場或正在進入新一輪戰略性重估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