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9 11 月

财经

财经

无印良品调体质 大陆掀关店潮

MUJI无印良品在大陆市场掀起「关店潮」,上海、苏州、烟台、长沙等地多家店相继关闭。MUJI无印良品官方表示,个别的关店只是MUJI基于经营效率进行的正常调整,面对部分商圈人流下降的挑战,MUJI会对经营效益不佳的店做出取舍。MUJI大陆目前坚持每年开40家左右店,3月1日至今MUJI新开了15家店铺。 新浪财经报导,无印良品位于北京世茂工三店也受到此次「关店潮」的波及,该店将于8月31日终止营业。实地探访发现,店内已启动关店清仓活动,当季商品普遍以六到八折促销,并设有多处特价专区。 谈及关店原因,一位店员表示,「一开始挺盈利的,但后来不那么盈利了,加上三里屯那边新开了一家店,两家离得太近互相影响,公司就决定关闭我们这家了。」 大陆是MUJI无印良品最大的海外市场,也是除了日本本土之外的第二大营收支柱。截至2024年8月,MUJI无印良品在大陆的店总数超过400家。 嘉世咨询合伙人李应涛认为,MUJI无印良品此次大规模关店的原因主要分为三点。首先是租金与客流的严重错配。无印良品部分店面早期进驻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在租约到期后面临租金大幅上涨的状况,而实际客流却难以支撑成本。 同时,城市商业格局的变化使得传统商圈客流被新兴商圈分流,最终导致单店盈利模型的恶化,也就是客流无法支撑租金的情况。 其次是门店据点过度饱和。该品牌在大陆扩张高峰期曾拥有400多家店,部分区域布局过于密集。这种同区域店间的「内耗」,直接导致单店客流分散、同店销售额持续下滑,最终使得单店盈利模型难以维系。 最后是线上、线下替代品牌的围剿。线下有名创优品、小米之家为代表的本土品牌,凭借更低的价格、更快的产品反复运算速度,直接蚕食无印良品的线下市占。 线上则有网易严选等电商品牌的崛起,进一步分流核心客群。...
财经

赖总统发文纪念「终战」…陆国台办批「完全丧失民族立场」

今天是二战日本投降八十周年纪念日,赖总统在脸书发文指出「终战纪念日」以及民主与威权等内容,就此大陆国台办发言人15日晚间批评称,赖清德「完全丧失民族立场,刻意无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实,以偷换概念、混淆是非来歪曲二战历史」,也指其鼓吹「民主对抗威权」虚假叙事,本质还是「以武谋独」、「倚外谋独」。 大陆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80年前,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前赴后继、戮力同心、浴血奋战,付出巨大牺牲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谱写了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光辉篇章。她强调「台湾光复,重回祖国怀抱,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是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凤莲点名批评,指出赖清德「完全丧失民族立场,刻意无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实」,说他以偷换概念、混淆是非来歪曲二战历史,鼓吹「民主对抗威权」虚假叙事,兜售「台独」分裂谬论,其本质还是「以武谋独」、「倚外谋独」。 她称,「正告赖清德,任何歪曲二战历史的企图都不可能得逞,任何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行径都是自取其辱,任何分裂祖国的图谋都是痴心妄想。正义必胜,统一必胜」。最后表示希望两岸同胞牢记历史、缅怀先烈,坚守民族大义,维护胜利成果,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共同追求祖国统一。 除了朱凤莲的说法外,对于赖总统的贴文,环球时报也发表署名「北平锋」文章批评指出,赖清德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公然背弃历史事实,公然发文引用战败国日本史观,把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8月15日称为「终战纪念日」,「其心可诛,其行可鄙」。文章批评赖清德指,「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中华大地,他避而不谈;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取得胜利,他还美化战败国淡化侵略本质」。「在他眼中,似乎日本的侵略历史可以被美化,中华人民的抗战精神可以被遗忘,世界人民反抗侵略反法西斯的精神可以被遗忘」。 文章强调「赖清德急于...
财经

北京第2次彩排阅兵 约4万人参加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中共将于9月3日在天安门前举行阅兵。北京昨天举行第2次综合演练,约4万人参加。 新华社今天报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表示,16日下午5时30分至17日3时30分,北京天安门地区举行第2次综合演练,约4万人参加。 报导提到,第2次综合演练在首次演练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环节,纪念大会仪式、集结疏散等各流程组织有序、环环相扣,达到预期目标,也进一步检验指挥体系运行及组织保障工作。 据先前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公告显示,此次交管范围及时长相较第一次演练扩大。地铁封闭区域扩大,受影响的公车路线数量也增加。 另外,据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发布的出行提示也显示,16日及17日,北京有部分城区公园提前闭园或临时闭园,包括故宫、首都博物馆、中山公园、北海公园、景山公园、陶然亭公园等。...
财经

连续3个月减持后 中国6月首度增持美债

美国财政部最新统计资料显示,美债前3大海外债主日本、英国、中国6月均增持美债。中国在今年3至5月连续3个月减持美债,6月首度增持美债。 据澎湃新闻16日报导,美国财政部于当地时间15日公布今年6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报告显示,日本6月增持美债126亿美元(约新台币3780亿元),持仓规模达1兆1476亿美元,日本是美国第一大债主。 英国6月增持美债487亿美元,持仓规模达8581亿美元,持仓规模维持在第2位。中国6月增持美债1亿美元,持仓规模达7564亿美元,这是中国今年连续3个月减持美债后首度增持,中国的美债持仓规模保持在第3位。 报导提到,从2022年4月起,中国的美债持仓规模一直低于1兆美元,整体呈现减持趋势。中国在今年1至2月连续2个月增持美债;3至5月连续3个月减持美债,3月减持189亿美元、4月减持82亿美元、5月减持9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报告显示,6月所有海外对长期、短期美国证券和银行现金流(banking flows)的净流入总额为778亿美元;其中,海外私人资金净流入73亿美元,海外官方资金净流入705亿美元。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财经

连3月减持后大陆增持1亿美元 6月美前三大债主均增持美债

美国财政部2025年6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2025年6月,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日本、英国、大陆均增持美国国债。这是大陆连续3个月减持美国国债后的首次增持。 华尔街见闻分析,外资持有的美国公债在 6 月攀升到历史新高,显示即使美元贬值令各界担心美国资产不再受青睐,但实际上各国对美债的需求仍强。 最新的TIC数据反映美国总统川普发起大规模加征关税以来,外国投资者对美债的需求情况。美债的海外需求一直是债市的关注焦点,今年以来尤其如此。目前,外国资金和政府持有超过30%的美国国债在外流通量。 今年4月2日川普宣布对等关税措施后,一度引发引发金融市场动荡,29兆美元的美国国债市场遭遇了自2001年以来最严重的抛售。 6月美国以外的国家持有的美债总额为9.13兆美元,较5月增加802亿美元;今年上半年,他们的持有量增加了5081亿美元。而同期,美元指数下跌了近11%,跌幅为1973年以来最大。 澎湃新闻报导,日本6月增持126亿美元美国国债,持仓规模为1兆1476亿美元,依然是美国第一大债主。 去年日本的美债持仓变动,一度被视为干预汇市压力下的调整。为了稳定日元汇率采取的干预需要日本掌握充足「弹药」,因此不得不减持包括美债在内的美元资产筹资。 去年7月日本投入366亿美元干预汇市。今年以来,日元相对站稳,日本政府暂时没有支持日元的需求,失去了抛美债的一大动力。 英国6月增持487亿美元美国国债至8581亿美元,持仓规模维持第二。 大陆6月增持1亿美元美国国债,至7564亿美元,为今年连续3个月减持后的首次增持。增持后,大陆对美国国债的持仓规模保持第三。 从2022年4月起,大陆的美债持仓一直低于1兆美元,且总体呈减持趋势。2025年1月,大陆增持18亿美元美国国债,2月增持235亿美元,3月减持189亿美元,4月减持82亿美元,5月减持9亿美元。 2...
财经

中国大陆7月钢铁和煤炭产量下滑 天气加政策令供应面祸不单行

【彭博】-- 中国大陆钢铁和煤炭产量在7月份双双下滑,原因包括恶劣天气影响生产,以及政府加大遏制过剩产能的力度。 钢铁和煤炭这两个行业是中国大陆控制供应、打击恶性竞争的重点目标。中国大陆经济面临的通缩压力持续加大,更加凸显官方采取政策行动的紧迫性。钢铁产量同比下降4%至不足8,000万吨,为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准,也是连续第三个月下滑。不过降幅较5月和6月有所收窄,因供应减少带动利润率回升。
财经

江苏文旅博览会 台湾馆体验掷筊与品茶

在江苏苏州举办的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今天开幕,现场设置台湾旅游馆,宣传台湾观光旅游景点。台旅会携手多家台湾企业参展,除了传统旅行业者,还带来妈祖文化、茶文化等台湾特色,民众可以当场体验「掷筊」与「品茶」来了解台湾。 由江苏省举办的第7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15日至17日在苏州园区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开幕当天,台湾馆吸引不少人潮,除了台湾航空公司华航、长荣,以及雄狮旅游等传统旅行业者之外,还有充满台湾特色文化的企业参展,带来有趣展品与活动。 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台旅会)上海办事处主任林洋广介绍,「目前我们妈祖文化的部分,跟茶的这一块,其实满受欢迎的。」他也透露,虽然目前中国大陆赴台旅游还没开放,但民众对台湾旅游很感兴趣,「这边的民众目前听到都一直询问说哪时候能够开放。」 「默空间」主理人杨妍蓁介绍,默空间是上海的妈祖文创场域,他们将许多妈祖精神与文化相关的文创商品带来展场,例如让民众现场体验「掷筊」,透过游戏的方式体验文化,再向他们介绍正反面的意义,「来参观的人都觉得非常的有趣,他们非常愿意体验新的和不熟悉的文化」。 「游山茶访」更直接邀请民众坐下品茶,工作人员介绍,台湾茶叶的特色是非常耐泡,可以冲泡十几回,叶片依然漂亮完整。且台湾高山乌龙茶本身在中国大陆也非常出名,香气与滋味也很独特,因此今天询问度也很高,许多民众品茶后都称赞「这茶好香」,且香气能与茶汤交融,受到民众喜爱。 除此之外,现场还有制作原木家具的「青木工坊」,展示台湾木工师傅手作的原木家具,以及利用边角料制成的原木文创品;食品方面则有「清远顺景食品」带来鲜肉制作的台湾香肠,与中国大陆较常吃的淀粉肠不同,古早的台湾味颇受当地人欢迎。 尽管中国大陆赴台旅游尚未恢复,雄狮旅行社依然向民众介绍台湾的火车之旅,例如山岚号、海风号,以及阿里山的福森号、栩悦号等,让民众了解疫情后的新型台湾旅游趋势。 长荣航空中国大陆首...
财经

中国宏观杠杆率首破300% 学者称内需低迷才是隐忧

中国官方智库发表报告,中国今年第2季宏观杠杆率(国家总债务与GDP的比率)首破300%,当中政府部门杠杆率按季上升2个百分点。学者分析,目前中国最大问题是即使政府增加债务,市民仍不愿意消费,物价愈来愈低,造成恶性循环。 宏观杠杆率及居民杠杆率,分别是国家债务总额及个人债务总额与国内生产毛额(GDP)的比例。 属官方智库的中国国家金融与及发展实验室于7月发表「NIFD季报」,指今年第2季中国的宏观杠杆率上升1.9个百分点,从第1季的298.5%上升至300.4%。居民和企业部门债务增速仍处于历史低位,反而政府部门债务继续大幅扩张。 报告提到,第2季居民部门杠杆率按季减0.4个百分点,这是由于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基础不牢和服务消费潜力尚未充分释放。 报告表示,第2季政府部门杠杆率按季上升2个百分点,其中,中央政府杠杆率按季上升1.1个百分点,地方政府杠杆率按季上升1个百分点,这是因今年上半年政府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节奏快、力度大,政府部门加杠杆幅度连续4季保持在2个百分点以上。 报告又指,物价持续低位运行拖累名义GDP增速创2023 年以来新低,宏观杠杆率被动快速上行,首次突破300%。 报告又指,私人部门信用扩张趋于放缓。一方面,尽管耐用品以旧换新支撑消费贷款增长,但房地产销售转跌和提前还贷增加,导致房贷规模收缩,拖累居民部门再度转向去杠杆。另一方面,整治了部分新兴产业内卷式竞争等,推动民营企业缓慢去杠杆。 报告表示,未来一段时期,宏观调控重心是促进物价合理回升和提振名义经济增长,避免宏观杠杆率被动上升加剧金融风险积累。 报告表示,措施包括政府部门继续加杠杆「投资于人」,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以及助力企业突破技术发展周期,走出内卷式竞争和被动去杠杆等。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庄太量告诉中央社记者,宏观杠杆率的国际警戒线是约250%,目前美国大约260%,日本约400%。目前全球...
财经

中国将实施强制社保 官媒宣称是消费催化器

中国9月1日起将落实强制社会保险制度,引发不少企业与劳工恐慌。中共官媒人民日报今天发文称,社保对个人而言是「生存底线」,对企业是「未来入场券」,对中国是「社会稳定器」更是「消费催化剂」。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8月1日发布解释,指雇主和员工之间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约定无效,劳动者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约时,有权请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该解释9月1日起实施。 这项解释公布后,在中国引发广大的小微企业与低薪劳工恐慌,担心无法负担高额的社保费用;专家指未来可能大量出现「灵活就业」与兼职工作规避交社保。 人民日报今天发出评论称,近期所谓「全民强制社保」的话题引发热议,其中对政策的误读、对公众的误导,有必要澄清辨明。 文章称,最高法的司法解释并没有创设「新规」,而是统一司法裁量标准,消除了全国不同地区司法实践中的分歧;并非现在才「强制」,按照中国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等规定,缴纳社保本就具有强制性;亦非覆盖「全民」,而是指向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 文章抨击,少数自媒体为博眼球,冠之以「全民」、「强制」、「新规」等字眼,只会误导公众、制造混乱。 人民日报这篇评论提出三点护航强制社保。 文章称,于个人而言,社保是「生存底线」,不是「可选附加项」。反指一些劳工对参加社保心存疑虑,是因为「只算眼前的和投入产出的经济帐,不算长远的和一失万无的风险帐」;担心制度红利被企业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来消解。 文章又称,于企业而言,社保是「未来入场券」,不是「合规负担」。指扩大社保覆盖范围,增强社保缴纳刚性约束,确实会给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压力,但这不是「规避社保」的理由。 这篇评论称,且不说不上社保是违法,如果一家企业借此赢得「卷价格」的竞争优势,在推进高品质发展、致力「投资于人」的今天,又怎能走得长远?大势在前,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合规风险,跳出靠不缴社保降成本的灰色地带,在其他方面锻长板、练绝活,才能...
财经

中共九三阅兵在即 党史展览馆展出「阅兵车」受瞩

中共即将在抗战胜利80年之际举行九三阅兵,本周末就会迎来第二次大规模预演,而在北京朝阳区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也在15日向公众开放全新的展览,诉说中共是全国抗战「中流砥柱」的叙事。值得一提的是,馆内还展出了先前中共阅兵所使用的同型车辆,由于显得气派豪华,吸引不少民众驻足与关注。 隶属于中共中央宣传部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15日向民众开放新展「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档案展」等四个抗战80年专题展览。展览由该馆与中共中央办公厅旗下「中央档案馆」合作,份量不轻,着重突出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作用,强调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英勇作战,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直到取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后胜利」。 本报记者现场看到,展览共设置8个单元,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谈起,展出众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出的通稿与通电,尤其是一份该政权1932年4月15日「对日抗战宣言」,解说看板强调「比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早了9年」。现场展出的文件还有「反对国民党出卖淞沪协定通电」、「为反对日本吞并华北和蒋介石卖国宣言」、「抗日救国宣言」等,呈现一二八事件后,当时正在「长征」的中共立场,例如标榜「北上抗日」等。 除了多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文件外,展览也批评国民政府与日本关东军签订「塘沽协定」,使整个华北门户洞开,「为日军进一步扩大侵略提供了条件」。 在全面抗战阶段,展览强调中国共产党「是夺取抗战胜利正确方向的引领者」。而对于向来备受关注的「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史观,展览则指出,「随著敌后抗日游击战的发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逐渐形成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敌后战场的两个战场」。「两个战场在战略上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策应」,而中共领导的「人民武装」,「为夺取最后胜利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