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統計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燒燙傷藥物相關協會提供的《全球與中國燒燙傷藥物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2-2028年)》中,通過對燒燙傷行業發展環境、產業鏈企業現狀進行深入研究,高度認可燒燙傷行業市場前景及發展趨勢,同時揭示了新時代,需要新科技的產品帶來新的機會,為企業、科研團隊和戰略投資者提供了準確的科學決策依據。
令人欣慰的是,在國際醫學燒燙傷、美容創面的非藥物治療領域中,我國的科研人員經過大量的工作,已獲得良好臨床效果。1991年5月中科院高能所研製的《HM型彌散離子流燒傷治療儀》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其具有負電性的康復離子流技術橫空出世,採用生物離子電激發細胞活性的原理,同步減少藥物使用,獲得極好臨床效益。臨床報告效果明顯: 臨床資料本組男20例,女10例。年齡18~45歲。燒、燙傷Ⅱ度面積1%~41%,x±s為8.5±6.9(%),淺Ⅱ度25例,深Ⅱ度5例。治療結果均一期癒合。癒合天數:淺Ⅱ度10.5±2.1,深Ⅱ度22.6±3.2,未發現副作用。
生物電負氧離子流為什麼能產生這樣的效果呢?讓我們分析一下原因:負離子對傷口癒合的療法也叫大自然療法,多年前美軍用于越戰中的急救措施。人體置於高濃度的負離子環境中,通過皮膚透過血液屏障進入體內會產生一系列生物、物理和化學變化,增強肌膚營養和細胞代謝,活化細胞,從而提高免疫能力和自愈力,快速使傷口表面皮膚結痂,並加快新鮮皮膚組織的生長過程。現代醫學認為,負離子醫學是繼中醫、西醫之後更適合現代病患改善的新途徑,更是醫療健康的先進核武器!
令人遺憾的是,目前,在國內的燒燙傷設備領域中,中科院申報的發明專利技術已經無法繼續使用(因中科院體制歸屬原因),讓各級醫療機構和患者失去一種更科學的治療方案。
上海(JOUM)醫療成立於2003年,位於南翔高科技工業園區,多年來公司科研人員,在負離子產業基地領頭人楊運海先生帶領下,用現代生物科技的理念,在中科院原有發明專利的基礎上,重新定義彌散離子流技術對治療皮膚表面創傷的研發路徑與療效,並獲得了授權專利(ZL2021 2 2602 706 .3),成為新時代燒燙傷醫院、美容院升級換代的首選產品。
本專利目的是提供一種對於燒燙傷、創傷面的綜合治療儀,對於大多數患者,有機會改變傳統的治療方法,採用高濃度的彌散離子流的活性、還原性,達到創面快速癒合,甚至不用換藥,就能產生快速癒合的效果,必將成為廣大患者的福音。
具體來說,採用上海(JOUM)新技術後,高濃度的還原離子—彌散離子流技術治療創傷面,不用換藥,自然癒合。本技術能夠促進創面微循環,快速結痂,形成一層高密度的癒合層,同時,該癒合層本身隔離空氣,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防止感染與併發症,快速促進功能恢復,達到縮短治療時間,大大降低治療費用。同時彌散離子流技術操作簡單,大大的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的確是行業中不可多得的,利國利民的高科技轉化成果。
我們知道:在現實生活中,燒燙傷、創傷的發生率很高。特別是在現代化的工業生產過程,比如化工、冶金等工作現場,常發生燒燙傷情況,另外對於其他生活場景事故,包括美容業,外科手術等行業產生的創傷,目前大多常用的藥物治療或者遠紅外、紅藍光、負壓等方法治療創傷面,這對於輕微的創傷尚可,但是對於嚴重的患者,以上方法需要結合藥物進行二次、三次換藥,導致創面生長出新的肉芽後不能穩固,對於較大程度的創傷面,更需要多次換藥,這樣使傷口癒合後又重新生長,痊癒過程緩慢,增加了治療時間,同時更多的增加了患者痛苦。
中國燒燙傷醫療產業發展,需要更多的新技術、新裝備。我們有理由相信,生物離子流必將在浩瀚的醫療行業獲得一席之地,成為解決燒燙傷創面癒合的首選方法,引領現代燒燙傷醫療行業的未來發展。
上海(JOUM)新技術利國利民,堅持以合作創新為支撐,發展智慧醫療的民生服務,圍繞醫療大健康,從智慧醫療體系、醫療產業基地、5G+醫療大健康、醫養康護體系建設等多維度開展,推動大健康產業發展和醫療轉型升級。
上海(JOUM)彌散離子流技術/產品,採取獨家授權方式,歡迎全國醫療投資機構、產業園區、醫療產品經銷機構洽談合作,共同塑造燒燙傷、美容創面領域的康復設備新優勢,形成以技術、資本、團隊的和諧統一體,共同開發市場,利國利民。
編輯: 吳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