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台灣企業富士康標誌。據傳自今年初起,富士康公司鄭州廠四名官員被中國公安以\”非公收賄\”罪名帶走。
台灣鴻海集團旗下中國富士康公司鄭州廠傳出有四名台籍幹部被帶走。台灣的陸委會表示,此案情節相當怪異,這四人被指控\”非公收賄\”,但公司否認。鴻海回複本台表示暫無回應。
- 富士康員工出走重挫河南出口
台灣匯流新聞網報道,富士康鄭州廠A事業群有四名台籍幹部,今年初起陸續遭公安以「非公收賄」罪名帶走,兩位因查不到收賄金流證據遭指控挪用資金。有人被帶到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已超過三個月。
台灣主管兩岸事務的大陸委員會10月11日答覆自由亞洲電台,據陸委會所知,此案情節相當怪異。鄭州公安以相當於台灣的「背信罪」為由拘留鴻海四名員工,但鴻海聲明公司毫無損失,該四名員工也毫無傷害公司利益的情事。
陸委會:情節怪異 公安指控\”非公收賄\”公司卻否認
陸委會指出,此案不排除是少數公安腐敗濫權,已嚴重傷害企業信心,呼籲對岸有關單位儘速調查處置。
本台致電富士康鄭州廠,該廠總機人員表示須透過郵箱由公關部門回應。本台另向鴻海集團台灣總部查詢,媒體公關部門指出,鄭州富士康沒有權代表回答此事,必須以鴻海集團的說法為主。
台灣鴻海:暫無回應
對相關案情及陸委會的說法,至11日截稿前鴻海集團表示暫無回應。
台灣半官方的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基會)發言人蔡孟君答覆本台說,今年上半年接獲此案的求助需求。「海基會跟家屬和公司方面,曾經有三次大家做相關的討論和相關的諮詢,後續我們會視情況、視家屬的需求進行必要的協助。」
當被問到四人是否仍被扣留?蔡孟君說:「對,目前沒有進一步訊息可以提供。」
海基會近年協處台商人身安全案 一年約兩百件
過去是否有台商涉及所謂「非公收賄」案件被帶走?蔡孟君說:「曾有蠻多涉及台商台干可能跟人身自由有關的案件,不一定同樣狀況,對個案不評論。」
此案是否與兩岸政治局勢有關?或者是個人行為?蔡孟君表示,沒有進一步訊息,陸委會多次提醒赴大陸有法制等各式各樣的風險。
海基會協處台商經貿糾紛案件「人身安全類」,今年截至九月有148件。去年(2023年)233件,前年230件。
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前會長王屏生在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表示,他對這事並不了解。他說:「收賄案子來講,這在大陸不是一個很大的案子。非公收賄的意思,不是為了他的生意,大概是他的私下的友誼什麼,不太清楚。」
對陸委會指出不排除是少數公安腐敗濫權,王屏生說,大陸台商上百萬人,跟很多職等部門官員都很熟,常常有很多交往,都像朋友了,這是很小的事。
對大陸公安的作法,王屏生說,不予置評,不介入這事。
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由大陸約三百家台商組成,主管單位是國台辦,組織章程寫明要「維護國家統一」。
人在屋檐下 受害台商和家屬多半噤聲
曾於中國被關押的前台商李孟居在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表示:「台企聯的說法,反應出台商在那邊發生的人身安全問題風險一直存在,只是絕大多數被放出來不願再公開,包括家屬也是,包括被羅織罪名的國安或經濟類,家屬也都採取噤聲的態度。一方面因為家人還在那邊,一方面怕影響到後續的生意。尤其富士康在那邊家大業大,在那邊還有很多的產業,如果公開講一些官方不喜歡聽的話,那它的產業都會有一些風險在。因此台商一般會配合當地的氛圍,氛圍就是沒有言論自由,不好多加評論。」
前台商研判:公安為績效抓人
李孟居研判這個案件是地方公安為了績效。「那邊養了那麼多公安、國保,每個人都要有績效才能升官發財,所以他們儘可能地在賴清德當選,兩岸氛圍好像很微妙的時候,就去搞一下台商,抓人須說個理由。富士康具指標性。」
李孟居提到,國際特赦組織日前公布這十年估計有八百多個台商在大陸受到不當關押拘留。
台灣韜略策進學會秘書長吳建忠在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研判,這事訊息不完整,中國司法制度不透明不公開。今年七月起,中國多地陸續成立「警稅合成作戰中心」查稅,令台商在陸風險升高。
吳建忠說:「中方的做法沒有固定模式,比如有人被帶走,在民主國家可以請律師,一定要通知家屬或聯絡人,中方完全沒有按照規則走,才讓消息紊亂,投資者沒有信心。」
為何「非公」又必須「行賄」?吳建忠提到,比方招工仲介出現糾紛、承諾的沒有做到。一些在陸台商過去迷戀所謂私人關係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出事了擔心影響股價、公司信譽等,導致中方有很多司法工具可用,先射箭再劃靶的情況也很常見。
法治不透明 學者吁危邦莫入
他說,一些電子廠最常被恐嚇環保問題,假環保之名索賄,台商吃了悶虧不敢聲張,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吳建忠說:「中間就有很多所謂有力人士會來告訴你,這我可以,這我也行,你也不知他可以到哪、行到哪,他也不是去行賄有關部門,只是拜託朋友幫忙打點,這你也很難從法律上去完全定罪。」
吳建忠還說,當地有環保、稅務、警察、反腐敗部門等得去打點,有時溝通過程產生的費用就是灰色收入。他奉勸「危邦不入」。
此案引發中國網民熱議,有人說:「想把所有外來資本都趕走嗎?不怕更多的人沒有飯吃嗎?」、「不會是抓了幾個內部中介沖業績吧」、「郭台銘又給大陸賞飯來了嗎?」、「壓榨,剝削又回來了」、「記得另外整一兩條生產線出來自用」。
記者:夏小華 責編:陳美華、梒青 網編:洪偉
本文來源:R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