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6 7 月

客户一句「至少把马桶盖放下来吧?」他从演员到健身房老板:为何赚钱的店八成业绩来自回头客?

作者: 日野原大辅

「放下马桶盖」的细节

大多数的创业家一开始会碰到的障碍,大概就是吸引客人了。

由于一开始知名度还很低,该如何从零开始吸引客人。或许你想了又想,最后就只能发发传单或寄送广告,也有人会建立网站,使用网路、社群媒体广告增加名气。根据不同的行业,举办免费的讲座和和活动也大有人在。

一边尝试一边想方设法的阶段时,就算有烦恼但只要透过行动,还是可以感觉到自己正在向前迈进──不过这并非真正的障碍。真正的障碍是,即使招揽到客人,若仅此消费一次,难以成为回头客。

即使努力的吸引客人,然而找不到能感受到自家商品或服务价值,并愿意为此付出金钱消费的回头客,这不仅是沉重的打击,同时也会让人相当绝望。

其中的原因在于,如果每次都是第一次上门的顾客,就必须永远将劳力、心力与金钱放在开发新客户。事实上,这就是导致自己难以加快事业推进,让经营者的情绪无法稳定的元凶。

例如你在某个地区里想要开创新事业,而此地的居民只有100人。你对这100个人提出了免费体验活动的资讯,当所有人都来体验过后,却没有人再来消费。

这时候你会怎么想?这个地区的所有居民都认识我,但却没有人要成为我的顾客。这么一来就会无法经营下去,就像用树木烧成的灰烬施肥,一旦土壤失去肥力,只能移到其他耕地重新开始。

过去我也有这种惨痛的经验。在某间健身房担任了大约7年的健身教练后,我在14年前首次开了第一间店。并且向当地的居民提供了免费的体验课程,当时大约有20个人来参加。

我在健身房工作的时期,前来体验的人有九成九都会当场加入会员,因此我心里非常乐观的预测:「如果自己开了健身房,他们一定会成为我的回头客。」但是实际开店之后,不要说九成九了,就连一个跟我预约下一次课程的人都没有。我花了一整年的时间非常努力的准备,为了挑战自己的人生而创业,没想到却是这样的结果。

这就好像是被全世界否定了一样,当时我甚至消沉到晚上都睡不著觉的地步。但之后仔细想想,过去我所工作的健身房,其实有以信用为名的坚强后盾。除此之外,我还是首席教练,可以用「只有这个时间有空」这种稀有性作为招牌,因此可以收获几乎所有来体验的人加入会员。

但是当自己开店之后,顾客一开始当然是零。如果没有顾客,那么首席教练就没有价值,自然也就不能作为招牌。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年约40岁来体验的女性客人,当时她所说的一句话让我永生难忘。在体验课程结束后,她问我:「这间店的目标客群是什么样的人呢?」我回答:「3、40岁的一般女性。」她接著说:「既然是这样的话,至少要把马桶盖放下来比较好吧?」虽然很惭愧,但当时我完全没有想到站在顾客的角度看见这些细节。那个时候,我应该要怎么做才好?

当然,为了要提升店铺的知名度,应该要招揽客人。但是如果只靠免费或打折,这类小聪明吸引大众,他们就会想要再来吗?答案绝对是不。

比起小聪明,应该要把精力放在:怎么让吸引来的客人,下次也想要消费,也就是该怎么接待客人。换句话说,接待客人的方式,决定了企业的命运。

如果能事先知道本书所要传达的留客术,那么你也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回头客。而你也绝对会比当初的我还要有优势,因为你已经找到这本书了呀。在接下来的篇章里,我将说明市场选择对小型企业的重要性。

打造「第三空间」

在日本,最近经常会听到「第三空间」(The third place)这个概念。诚如字面所见,指既不是家、又不是职场的第三个场所,并且在这其中能深刻感受到放松与安定。

人为什么会想要去第三空间?简单来说,其实是因为那是一个能够脱离日常生活的环境。

人类都会有一种「我是谁」的自我认同意识。对妻子来说我是她的丈夫、对小孩来说我是爸爸、以健身房的员工来说我是老板,而对客人来说我是健身教练,有的时候则是研修讲座的主讲人、事业经营的顾问,在出了这本书之后,又成了作者。

我并不会总是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自我,也不常探究自己的本质,而是会随著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演绎著「我是○○」的角色。

在第三空间里,人们可以卸下这样的自我认同。也就是说,可以不用再演绎外界期望的角色。只要到了这里,或许就可以卸下老板的头衔,以完全平等的立场对话;又或是平常以上对下姿态的人,可能在这里被骂;平常不受称赞的人,或许在这里受到赞扬。

对不同人来说,感觉舒适的空间或许有所不同,不过如果能感受到日常生活没有的感觉,成为与日常生活中不同的自己,就会让人还想再去,无论去几次都不会感到厌烦,这就是第三空间的特征。究竟要如何在自己的店里创造出这样的状态,这就是我们的课题了。

如何成为顾客的「第三空间」

最大的线索就是第三空间里,绝对需要有「人」作为媒介。

如果单独一人去夏威夷,最初会感到很自在,不过可能一个月后,就会感到厌倦。同样的道理,如果是健身房的话,就算有最新、最充足的健身器材,最后还是会因为失去新鲜感而觉得无趣。当其他地方有更好的健身设施时,顾客大概也就会往那里移动。

如果客人不会离开,表示那里一定有些什么。答案就是熟人,在那里有著只要见到面,就会让人觉得安心的店员,可以和他说说话。要是还能创造一个足以提升士气、提高目标达成可能性的空间,那么顾客就更想要再次光顾。

我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第三空间,那是一间从二十多岁时,就经常会去的义式餐厅,那间店的老板曾经说过一句让我觉得很冲击的话。

某次吃完饭时,我说:「老板,今天的菜也很好吃喔,谢谢!」而老板对我说:「那当然啊,毕竟是我煮的嘛!」如果是一般店家,都会把客人当作神,如果受到称赞,理所当然的都会道谢,而向客人炫耀完全是违反接客之道的行为。

但是仔细想想,老板以自己的工作为荣,所以并没有对此表现谦逊,反而是直率骄傲的表达出来。当老板端出自己有自信、很好吃的料理,而我也觉得很美味的同时,这就是非常出色的双向互动,超越了店家与顾客的关系。

如果只是和普通的店家一样,对客人表示过多尊敬的话,我是否还会这么喜欢这间店?这位老板以绝佳的方式,教会了我「不要把客人当客人看待,当作对等的关系来相处」的重要性。

以这件事为契机,我更加喜欢这个场所了。每当我想要吃义式料理的话,就只有一个选择了,并且再也不会和别的店做比较。我甚至在那间店里,赌上我自己的人生──向另一半求婚。因为在这个地方有著种种回忆,所以就算是在新冠疫情的期间,我也会希望这间店不要倒闭,而频繁的光顾。

我所期望的健身房,就是像这样的地方。刻意不以传统方式对待顾客,而是抱持著自信,让他们知道,我所传递的商品有很大的价值。

这么一来,客人也会觉得安心,并开始定期的光临健身房。如果有人觉得腰很痛,就会因为信赖我,并想到:「如果我去找日野原先生的话,他应该会帮我想办法。」如果与顾客建立像朋友一样的信赖关系,就可以拉近彼此心的距离,这也是让自己的店成为第三空间的秘诀。

本文摘自大是文化出版的《赚钱生意,八成业绩来自回头客: 我的「情感连结留客术」,不花钱培养回流客。健身房、美容美发、餐饮、顾问咨询……各行业都适用。》

作者:日野原大辅

健身房经营者、小型企业行销顾问。

1976年出生于福井县,就读千叶商科大学时加入戏剧社,毕业后持续从事戏剧演出,甚至参与了藤原龙也主演的电影。

当时,一位前辈对他说:「想在演艺圈闯出一番成就,就要锻炼身体。」因此他开始在健身房打工,没想到因此成为人气教练,个人平均月营业额超过80万日圆,在全日本120家分店中,销售成绩连续8年稳居前三,所属门市连续8年创下全国业绩第一。

26岁那年,他放弃演员之路,改投入健身教练事业。2009年独立创业,开设「加压训练工作室Lib」。为了成为最懂顾客的专家,他考取20项专业证照。2019年于东京都台东区创立「瑜伽教室MAKOTO」、2021年于同区成立「皮拉提斯教室Feel Body」。

在健身房经营过程中,他独创「情感连结留客术」,并以此为核心,举办经营研讨会。他的人生使命是:「Life is beautiful——让与我相遇之人的人生变得更加美好。」并以培养能与顾客一同感动的人才为目标,持续扩展事业。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