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布莉安娜.魏斯特
01|你註定不同凡響。
不同凡響的人就是那麼─罕見。意識到這一點,並不表示你要放棄自己的潛力,而是表示你正在消除掉一些幻想─過去你所以為的完整自己以及完美生活的幻想。我們總愛宣言「萬中選一」的成功故事,彷彿這是努力工作和實踐自我之後,自然而然會達成的最終目標。事實並非如此。你真正應該問自己的是,有什麼工作,是即便缺乏掌聲,你仍舊願意去做的?有什麼事情,是就算沒有得到他人的認可,也值得投注心力的?如果得不到多數人的認可,只有極少數的人愛你,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在平凡中發現不平凡,才是真正的不同凡響。
02|你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讀到這篇文章的人,有些人活不過二十多歲。有些人活不過中年,甚至活不過今年。如果有必要,可以在你的桌子上放一個骷髏頭─沒有人認為自己會英年早逝,但這並不意味著這種事不會發生。
03|你的缺點更情有可原,你的優點更與眾不同。
許多人基本上都抱持著這樣的心態:相信自己不必對心中的擔憂負起太多的責任,而自己在擅長的領域則是表現出色,但這樣的想法,最終只會讓你變得弱小。如果不承認自己的錯誤選擇帶來嚴重的後果,你肯定會再犯同樣的錯。如果你的生活方式和言行舉止,覺得只要比別人優秀一點,就可以敷衍了事,那麼你永遠都不會真正儘力去嘗試。
04|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都可以。
如果缺乏火箭科學家的智商,你就不可能成為火箭科學家。如果缺乏成為專業舞者需要的手腳協調能力,你也不會成為專業舞者。非常想要某樣東西,並不表示你有資格擁有它。
你不可能適合每一種職業,但如果你努力工作、不放棄,又碰巧處於有利的環境,你或許能夠做一些符合你能力與興趣的事。如果你真的很聰明,就會知道這是值得感激的事情,縱使人生難免仍會遇到不順的日子。
05|你可以智取痛苦。
你無法透過思考擺脫痛苦。你無法預測痛苦、避免痛苦,或假裝沒有感覺到痛苦。如果這樣做,你只能活出生活中美好的一小部分,也只能擁有一小部分的真實自我。
06|愛是他人所賦予的。
人無法徹底改變他人的情感,而有趣的是,人類這種生物是如此痴迷於「希望大家都愛我」的這種想法。因為一旦我們認為別人愛我們,我們就會允許自己去感受到愛。這是一種心理遊戲:我們仰賴除了自己以外的每一個人,來感受本來已經存在我們體內的東西。(如果你認為愛無所不在,但只是不存在於自己的腦海與內心,那麼你將永遠無法擁有愛。)
07|如果對某件事有很強的感受,那就表示這是「命中注定」。
你無法依據某件事(或某個人)帶給你的感受強弱,來判斷這是否就是你的「命中注定」。許多人深深感受到,自己註定要在某領域發光發熱,但他們卻欠缺所需的技能或毅力;多數結婚的人都深深感受到,他們正處在一段正確的關係中,但這並不表示這段婚姻有一天不會以離婚告終。
分手是命中注定的,失業、傷心跟失望也是如此。我們是怎麼知道的?因為這些事情經常發生,它們是生命轉向的關鍵原因。忘記你為自己構築的人生終極願景吧。它的存在方式永遠不會如你所認為的,它只會讓你浪費掉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人生最終只有一個目的地─你唯一急於奔赴的,就是你生命的終點。
08|如果為自我成長付出了夠多的努力,你就不會再苦苦掙扎了。
如果為自我成長付出了夠多的努力,你就會明白努力的目的。
09|你可以控制別人對你的看法。
你可以控制自己要如何對待別人,但實際上你無法控制他們的想法。你認為特定行為會引發特定反應的想法是一種錯覺,這種錯覺將操控你一輩子。這種想法會讓你離理想的自己與理想的生活越來越遠。而且這麼做能得到什麼?無論如何,人們還是都會根據自己的主觀感受去評斷、批評、譴責、喜愛、欽佩、嫉妒、貪求。
10|努力一定會成功。
如果你想把某個特定的結果,作為你努力工作的最終目標,那麼你很可能會失望。努力工作的意義在於,意識到這件事情可以讓你成為什麼樣的人,而不是它能「給予」你什麼(前者你可以控制,後者你無法控制)。
11|一旦環境改變,你的想法就會隨之改變。
多數人都認為,一旦他們的生命有了改變,他們的想法也會隨之改變。一旦出現了一個愛他們的人,他們就會認為自己值得被愛。一旦他們有錢,他們就會對金錢抱持不同的態度。不幸的是,事實恰恰相反—例如,一旦你對金錢抱持新的思維方式,你的行為就會開始有所不同,然後你就會處於不同的財務狀況。你的想法能夠創造生活,而不是生活能夠創造你的想法。
12|其他人要為你的感受負責。
只有在家裡,你才握有絕對的掌控力,可以決定別人對你說什麼話,以及誰可以待在你家。出了家門,你就要生活在多元世界。在這個多元世界,有人會「冒犯」你和你的觀點。如果你認為自己是萬眾矚目的焦點,並且要為每一個跟你合不來的意見和想法賦予意義,那麼你的人生將會活得非常困難。想要改變他人對你的看法和對待你的方式,不是要仰賴你的熊熊怒火,而是端視你是否願意去解釋、告知和分享。自我防禦永遠不會帶來成長,反而會阻礙成長。
13|高情商就是永不犯錯又泰然自若;自我肯定就是相信自己是完美的;快樂就是萬事太平。
高情商是指好好感受、表達和解釋自身感受的能力;自我肯定是,儘管你並不完美,但仍然相信自己值得去愛和被愛;快樂取決於你如何去應對問題,以及是否將問題視為機會。
14|對的人會在對的時間出現。
你一生的摯愛,不會在你做好萬全準備後才出現。以下的事情,多半也不會等你預先做好萬全準備:看到報章或網路刊登出了你夢寐以求的工作機會;或者是買一間房子;甚或可能是有孩子;又或可能是辭掉工作,嘗試去寫那本你想了好久的書;或是生病;或是親人過世;或是你一命嗚呼。如果你總是在等待那種「我已經準備好了」的感覺,你可能會無止境地等下去。更糟的是,你會錯過眼前的大好時機。
15|你可以推遲自己的快樂,或是把快樂先存起來,就像在銀行里存錢一樣。
人會推遲快樂,是因為這麼做會讓他們感到安心。他們會急著去找下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下一個需要克服的障礙、另一條途徑,直到他們能夠感受到,他們所知的快樂,已在他們的生命之中。你無法儲存快樂;你只能當下感受它,或是錯過它,就是這麼簡單。無論如何,快樂都是一時的。差別在於,你是否在第一時間,與它同在。
16|焦慮和負面想法麻煩又討人厭,你必須學會阻止。
焦慮是生存的主要驅動力之一。要跟排山倒海而來的焦慮對抗,意味著你沒有好好聆聽它的聲音,或者你的生活里出現了一些重大的問題,但你拒絕去解決或採取行動。負面想法的力量在於,它能告訴你什麼是重要,以及如何去應對生活。
17|如果只關注自己的需求,將獲得最大的快樂。
儘管網路上的許多角落都讓你相信這件事,但自我的滿足只不過是快樂的先決條件。這是快樂的基礎。這件事情確實很重要,但卻不是人類繁榮興盛的基石,人與人之間的深度連結才是。為了你所愛的人和你所相信的事物而做出承諾、犧牲、一而再再而三地嘗試,才會讓你的人生變得有價值。滿足自己的需求只是第一步,並非最終目標。
本文摘自大田出版的《改變你想法的101篇文章》
作者:布莉安娜.魏斯特 (Brianna Wiest)
國際暢銷書作家,作品有《改變你想法的101篇文章》《你就是困住自己的那座山》《現在,就是療愈你的開始》(大田即將出版)。其中《改變你想法的101篇文章》已經翻譯四十種以上的語言出版,是亞馬遜暢銷長銷書,也是作者布莉安娜.魏斯特最受歡迎的作品。
她的作品曾在《富比士雜誌》(Forbes)、《哈芬登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今日美國》(USA Today)等出版物上。布莉安娜的作品,也刊載於她現在擔任合伙人的網站《思維目錄》(Thought Catalog)上。布莉安娜還出了兩本詩集,書名分別是《鹽水:有關療愈與自我完整性之詩》(Salt Water: Poems On Healing & Wholeness)和《儀式:詩歌與散文集》(Ceremony: Poetry & Prose)。
她一生的志業是幫助人們以更一致、更真實目標的方式,重寫內心的認知,激發真正的潛力。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