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煜庭 (首刊于2025.05.27)
在台北开车找车位,是许多人的日常烦恼,却也是USPACE创办人宋捷仁的创业起点。他从自己被拖吊的经验打造共享停车平台,用了8年,从乏人问津走到并购日本第三大智慧停车,会员数破百万,宋捷仁如何走出独特的创业路。
在台北,找车位令人无比困扰,根据交通局数据,目前台北市登记汽车共有836,661台,另外还有约150万台每日由外县市涌入,但全市车位却只有80万格左右,其中更有超过一半是私人停车位。
悬殊的差距是一位难求的主因,也是停车新创公司USPACE看到的庞大商机。
USPACE与传统停车场不同的是,他们将开发的IoT智慧地锁与APP串联,使用者以手机操作就能降下地锁或栅栏停车、支付停车费,地主不用费心管理,大幅降低人力成本。
凭借智慧停车服务,USPACE让许多知名饭店、商办、百货挂上他们的招牌,甚至开始打进社区管委会。新冠疫情期间也因为主打无接触服务让使用率大幅增加。
目前总会员数超过140万,管理著9万格智慧化车位。背后的股东包含台湾大、数字科技,去年营收突破4亿。
这一门生意的起点,是许多人都遇过的拖吊经验。
看到停车痛点,反转传统产业
「我们做的每一个事业,都是翻转传统产业。」穿着一身黑色休闲西装走进办公室的宋捷仁,是USPACE的创办人暨执行长。
年仅37岁开创营收破亿企业,宋捷仁的信条是翻转人生不能只靠死薪水。
大学主修多媒体设计,但在大一后便休学,曾做过广告行销与药厂董事长特助,从21岁开始在网路创业卖果干,创办USPACE已是第3次创业。
源自一次宋捷仁到台北市东区与客户签约,因找不到车位,临停被拖吊。「当时我就开始思考,为什么会被拖吊?因为没有停在格子里,更深一层是车位不够,那车位去哪里了?都在私人车位。」宋捷仁回忆当时情景。
他发现住商混杂区,上班时间停车场常爆满,但许多私人车位都是空的,未被善加利用,且现有的停车相关APP也没有抓到这块空白机会。
当下,非程式背景的宋捷仁敏锐地抓到了以平台管理闲置私人车位的创业点子。
但在创业初期一切并没有这么顺利,除了外包的程式开发屡屡出包,如何找到车位并安装地锁也是一大难题。
「一开始就是挨家挨户的敲门询问,车位要不要释放给我们管理,当然没有人答应合作,」宋捷仁道出碰壁的过程:「于是我先自己把车位租下来,再租给要临时停车的人。」
在试验商业模式时,宋捷仁必须亲自在停车格旁指挥停车,甚至教客户如何进行线上付费。但随著越来越多人愿意释出车位出租,代表商业模式可行,实际效益也开始让更多的车主动心。
宋捷仁认为核心理念在于先管理,再共享:「我用实际数据来说服他们,例如比起固定月租六千,车位给我们管理做临停,收益可以达到一万六。」
而随著后续开发智慧地锁、平台优化与旗下管理车位的增长,USPACE以有别于传统停车如嘟嘟房、阜尔等企业,使用者能利用APP查询、预约空车位,以及线上支付的模式,在接近饱和的市场闯出一片天。
需求与危机:并购日企的策略
近几年随著USPACE的成长,宋捷仁也把眼光放到了国外,在背后股东的支持下,去年并购了拥有近70万名会员的日本第三大智慧停车平台「轩先」。
USPACE能成功打进日本市场,共同创办人暨营运长王佑哲认为宋捷仁在其中有着重大影响。早慧的生意头脑,让宋捷仁一贯的思路是:找到对方「想要什么」。
轩先在日本市场中虽然颇具规模,但排名在前的还有三井,以及拥有4万停车位、390万会员的akippa。在市场上要当老大不易,但当老二、老三其实更累,因为每天都想着如何追赶与超越。
宋捷仁看准轩先需要外部助力:「共同目标是成为日本最大平台,那透过我们的软体、技术、设备,复制台湾的模式,双方加在一起是不是有机会?」
为了让日方看到USPACE的技术优势,宋捷仁把轩先创办人带到台湾,逛了一圈USPACE在知名商场、饭店的据点,展现自身实力以及技术,最后双方在短时间内就敲定并购。
但宋捷仁的野心不只于此。他对于日本市占第一、第二的企业也有长远布局,他以打扑克比喻:「当我透过并购等方式累积足够筹码,或许就能创造出一些危机感,让他们愿意上桌谈谈。」
吸引投资与人才加盟的特质
目前USPACE员工已经扩张到145人,平均年龄大约30岁出头,由宋捷仁在外头冲,营运长王佑哲负责内部管理。
曾共同创办「贝壳放大」的王佑哲,与宋捷仁相识正是在他前来提案时,后来他加入USPACE协助平台开发。从小团队走到如今规模,在接触过的众多创业者中,王佑哲评价宋捷仁是他看过最适合当CEO的人。
「他具备了我认为最重要的两个特质,第一是绝对乐观,很多事在他看来都不是大问题,总能找到解决方式,第二则是格局够大。」
他也提到宋捷仁的业务特质,除了能迅速抓到客户、合作伙伴的需求,也擅长维系关系与创造聊天氛围。
「他手上有两个清单,一个是地主与投资者,一个是人才,他最常做的事就是联系这些人,从日常闲聊到报告公司发展。」王佑哲特别强调与他聊天不会有压力:「这也算是一种天赋。」
另外王佑哲也分享一项特别之处,宋捷仁会在投资人投资前,主动提供每月财报并定期联系,营造信任感。对于人才他也是磨时间经营,进而能招揽到适合人才。
扩展版图:从问题看到商业模式
随著规模扩张,USPACE也开始建立「智慧出行生态系」,从共享停车的基础上,发展出电动车租赁、洗车、保险等服务。
每一项都是从传统产业中找到新的商业模式,例如去年上线的机场接送服务,他们看准现行机场接送市场混乱缺乏数位化转型,加上传统信用卡权益的接送服务,要符合一定消费门槛才能使用,对消费者不够友善。
USPACE于是利用自身现有平台建立预约与叫车服务,积极抢进传统市场,上线数月会员数就突破百万人次。
「现在几个不同的事业体,竞争对手都是上市企业,但我们在做传统赛道的数位转型,打得是整场战争,而不是单场胜败。」宋捷仁经营的不是停车场生意,而是串联移动相关服务。
※本文由Cheers:快乐工作人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延伸阅读:
满满行事历已过时!比尔盖兹:我花了太久才懂,成功不是要把每秒行程排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