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9 8 月

社会光明面报导奖今揭晓 联合报2作品夺特优、佳作

由台北市新闻记者公会主办的「114年社会光明面新闻报导奖」今揭晓,今年参赛作品近300件,创历届新高,联合报记者郑朝阳、陈雅玲、蔡维斌、林媛玲等人制作「升温危机─北漂的埃及斑蚊」拿下平面媒体类的特优首奖,另「扭转高龄化社会下的公厕文化」专题追踪报导获得佳作。

人间福报「王建民大联盟初登板20周年─寻找下一个王建民?」专题,则首次有体育新闻报导入围并获佳作。

台北市新闻记者公会理事长妙熙法师表示,社会光明面新闻报导奖一直强调新闻伦理与公共责任,今年看到媒体同仁从不同角度发掘社会正向力量,不论是关怀弱势、环境议题,文化、体育领域,都呈现出新闻专业的深度与温度。

评审主委黄肇松表示,本届最大亮点是参赛件数近300件创新高,且作品呈现多元广泛,不仅限于好人好事善举,专题报导、深度追踪及创新题材皆有代表性。评选过程采合议制,各组委员对作品标准与原则达成共识,禁得起外界检验,得奖作品充分展现社会光明面各种角度与核心元素。

今年联合报由郑朝阳等15人制作的「升温危机─北漂的埃及斑蚊」夺得特优首奖,另郑朝阳等9人以「扭转高龄化社会下的公厕文化」专题追踪报导拿下佳作。而《人间福报》「王建民大联盟初登板20周年─寻找下一个王建民?」专题,回顾王建民20年前在大联盟的首度亮相,并探讨台湾职棒及棒球选手培育现况也获得佳作。

电视媒体组特优作品「创纪录!脑麻儿小比「登玉山」」记录脑性麻痺患者挑战极限的感人故事;广播媒体组特优「世代交换所:青年返乡」深入探讨青年返乡创业与社区参与的价值;学生组优等作品中,世新大学「双手推梦想!身障夫妻带团 挑战骑车划舟」及中正大学「双视共融:翻开阅读新视界」,皆展现年轻世代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与实践。

今年评审委员会由黄肇松担任主任委员,另有王毓莉、庄伯仲、洪琼娟、蔡念中、杜圣聪、赖祥蔚、黄葳威、庄克仁等传播领域专家学者参与审查。今年颁奖典礼将于8月28日举行,表彰并鼓励媒体工作者的努力与贡献。

114年社会光明面新闻报导奖得奖名单

◎平面媒体类-6名

特优 参赛单位:联合报

作品名称:「升温危机-北漂的埃及斑蚊」追踪报导

得奖人:郑朝阳等15人

优等 参赛单位:中央通讯社

作品名称:「雅斯敏寻亲」

得奖人:田习如等11人

佳作 参赛单位:人间福报

作品名称:「王建民大联盟初登板20周年-寻找下一个王建民?」

得奖人:曾博群等5人

佳作 参赛单位:联合报

作品名称:「扭转高龄化社会下的公厕文化」专题追踪报导

得奖人:郑朝阳等9人

佳作 参赛单位:工商时报

作品名称:「擦亮信托神灯 守护所信所托」

得奖人:陈衣怜等12人

佳作 参赛单位:东森新媒体ETtoday

作品名称:「AI诈骗时代来临」

得奖人:陈诗璧等4人

联合报记者郑朝阳、陈雅玲、蔡维斌、林媛玲等15人制作的「升温危机─北漂的埃及斑蚊...
联合报记者郑朝阳、陈雅玲、蔡维斌、林媛玲等15人制作的「升温危机─北漂的埃及斑蚊」拿下平面类媒体类的特优,也是该奖项的首奖。图/联合知识库提供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