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主辦的「114年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今揭曉,今年參賽作品近300件,創歷屆新高,聯合報記者鄭朝陽、陳雅玲、蔡維斌、林媛玲等人製作「升溫危機─北漂的埃及斑蚊」拿下平面媒體類的特優首獎,另「扭轉高齡化社會下的公廁文化」專題追蹤報導獲得佳作。
人間福報「王建民大聯盟初登板20周年─尋找下一個王建民?」專題,則首次有體育新聞報導入圍並獲佳作。
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妙熙法師表示,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一直強調新聞倫理與公共責任,今年看到媒體同仁從不同角度發掘社會正向力量,不論是關懷弱勢、環境議題,文化、體育領域,都呈現出新聞專業的深度與溫度。
評審主委黃肇松表示,本屆最大亮點是參賽件數近300件創新高,且作品呈現多元廣泛,不僅限於好人好事善舉,專題報導、深度追蹤及創新題材皆有代表性。評選過程采合議制,各組委員對作品標準與原則達成共識,禁得起外界檢驗,得獎作品充分展現社會光明面各種角度與核心元素。
今年聯合報由鄭朝陽等15人製作的「升溫危機─北漂的埃及斑蚊」奪得特優首獎,另鄭朝陽等9人以「扭轉高齡化社會下的公廁文化」專題追蹤報導拿下佳作。而《人間福報》「王建民大聯盟初登板20周年─尋找下一個王建民?」專題,回顧王建民20年前在大聯盟的首度亮相,並探討台灣職棒及棒球選手培育現況也獲得佳作。
電視媒體組特優作品「創紀錄!腦麻兒小比「登玉山」」記錄腦性麻痺患者挑戰極限的感人故事;廣播媒體組特優「世代交換所:青年返鄉」深入探討青年返鄉創業與社區參與的價值;學生組優等作品中,世新大學「雙手推夢想!身障夫妻帶團 挑戰騎車劃舟」及中正大學「雙視共融:翻開閱讀新視界」,皆展現年輕世代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注與實踐。
今年評審委員會由黃肇松擔任主任委員,另有王毓莉、庄伯仲、洪瓊娟、蔡念中、杜聖聰、賴祥蔚、黃葳威、庄克仁等傳播領域專家學者參與審查。今年頒獎典禮將於8月28日舉行,表彰並鼓勵媒體工作者的努力與貢獻。
114年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得獎名單
◎平面媒體類-6名
特優 參賽單位:聯合報
作品名稱:「升溫危機-北漂的埃及斑蚊」追蹤報導
得獎人:鄭朝陽等15人
優等 參賽單位:中央通訊社
作品名稱:「雅斯敏尋親」
得獎人:田習如等11人
佳作 參賽單位:人間福報
作品名稱:「王建民大聯盟初登板20周年-尋找下一個王建民?」
得獎人:曾博群等5人
佳作 參賽單位:聯合報
作品名稱:「扭轉高齡化社會下的公廁文化」專題追蹤報導
得獎人:鄭朝陽等9人
佳作 參賽單位:工商時報
作品名稱:「擦亮信託神燈 守護所信所託」
得獎人:陳衣憐等12人
佳作 參賽單位:東森新媒體ETtoday
作品名稱:「AI詐騙時代來臨」
得獎人:陳詩璧等4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