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8 7 月

香港展覽業疫後復甦遇阻 業者呼籲港府撥款精準支援

 

香港Mega Show主辦單位指展覽業受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疫情後復甦緩慢。(美國之音照片)

香港特首李家超近期公布了新一份《施政報告》,宣布額外撥款接近6,500萬美元,以支援展覽業的發展。然而,展覽業者表示,由於中美角力和地緣政治等因素的影響,香港國際商貿展覽業的疫後復甦進展緩慢,目前僅恢復至疫情前的70%水平。他們呼籲當局提供精準支援,尤其是在吸引國際展覽會方面。同時,業者指出,儘管港府大力發展中東市場,但仍無法取代傳統歐美市場的買家流失。

香港國際商貿展覽業疫後復甦緩慢

擁有30多年歷史的香港國際商貿展Mega Show,因新冠疫情影響停辦了兩年。今年香港Mega Show Part One星期日至星期三(10月20至23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主辦單位康亞有限公司董事張瑞貴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今年約有3,000個參展商設置約3,500個攤位,仍然未回復到疫情前最高峰的超過4,700個攤位,無論國際參展商以及國際買家,都下跌超過20% 。

張瑞貴指出,受中美貿易衝突及地緣政治影響,國際商貿展覽業的復甦仍面臨巨大挑戰。他說:「美國大家都知道與中國大陸現在是競爭中,無論這些是惡性或者良性都好,始終美國人是來少了香港,亦來少了中國大陸,這些地緣政治的東西是真的影響到做生意,這是無可否認的,亦都很多本地的、我們以前香港很多trading center(交易中心),或者一些叫做代辦的公司,現在起碼沒有了一半,回到本身美國了,而這些採購機會是低了很多,這個就是地緣政治所影響到。」

張瑞貴表示,香港Mega Show主要是消費品,包括玩具、禮品、家居用品等,這些行業一向都是香港製造業的支柱,目前仍然有很多港商在中國大陸設廠,而過往主要的買家都是來自歐美,不過,今年來自這些傳統市場的買家都減少了。

「這些買家、這些美國的買家、歐美的買家真的少了,以前我們可以告訴你千幾兩千個的,現在有500多、600個已經拍爛手掌了,我們都做了很多工作。」他說。

中東市場暫時難以取代歐美市場

儘管港府提倡發展中東市場,以彌補歐美市場的流失,但張瑞貴認為中東買家暫時無法取代歐美市場,因為香港始終不是一個清真社會,沒有足夠的資源吸引大量來自中東的人士。

他解釋道:「香港不是一個清真社會,不像馬來西亞、印尼,亦都不像印度、泰國這些東南亞國家,它們的清真community(社群)很大,我們香港不是,我們只是一個destination,是一個『點』聚到這些人過來,你說是不是可以取代(歐美市場)我想暫時真的要很多基本上的設施去配合才可以做到這件事情。」

他還補充說,中東市場雖然有所增長,但要取代傳統的歐美市場仍需大量的基礎設施支持和政策配套。此外,雖然清真國家通過香港與中國大陸進行貿易有一定的稅務優惠,但這些都不足以完全彌補傳統歐美市場的缺失。

冀當局精準撥款支援國際展覽

香港特首李家超上星期三(10月16日)公布新一份《施政報告》,針對展覽業在原有撥款14億港元(超過1億8千萬美元)推行為期三年的「定期展覽獎勵計劃」基礎上,再額外撥款5億港元(接近6,500萬美元)進行「定期展覽獎勵計劃2.0」,以持續支援展覽業界面對疫後復甦的困難。

張瑞貴建議當局的撥款精準支援舉辦國際展覽會的企業,因為國際展覽會能夠吸引大量商務旅客到香港消費,帶動周邊的酒店、餐飲、零售、娛樂等其他行業的經濟活動。

他說:「我們的(參)展商平均來講5天,一定要住的了,一些買家尤其是美國、歐洲,我們帶了很多來,光是今天(10月21日)都有400個歐洲(買家)、我想大概4-500個美國客(買家),這些(買家)我們給他(們)兩晚(酒店住宿)我們付錢的,跟著他們住酒店不用錢,他們去消費,去蘭桂坊(酒吧區)都旺了,但是這些其他的B2C(本地)展覽會是做不到這些事情,是幫不了(周邊行業),所以我希望聚焦一點,香港政府將它的資源給多一點我們國際性(展覽商)。」

台灣參展商指買家大幅減少

來自台灣的精品參展商李先生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過去20年除了2020及2021年疫情停辦之外,每年都到香港參加Mega Show。他認為疫情後復辦的展覽規模較以往縮小,今年到訪攤位的買家比去年大幅減少,部分相熟的歐美買家都表明不會來香港,他估計可能與地緣政治及香港環境轉變等因素有關,也有部分買家選擇到Mega Show同時舉辦的廣州秋季廣交會。

李先生說:「也有這些影響,因為好像之前的確是有說好像(旅客)登機之前,就可能不讓某些人上飛機,我們自己聽到這個新聞、看到這些也是有些緊張,怕說會不會有很多客人就不能來了,但是詳細情況我們自己的客人是沒有這樣跟我們說,的確有些(客人)去廣交,有些兩邊都不去,只要我們把新產品寄給他們就可以了。」

香港入境事務處今年9月3日起正式實施「預先通報乘客資料系統」,指令航空營運商必須在旅客上機前,向入境處傳送赴港航班及乘客的預報資料。預報系統會通知營運商每名旅客獲發的指令,營運商按指令允許或拒絕特定旅客登機。

周邊城市擴展覽業或令參展商無所適從

李先生還提到,廣交會的參展商主要依賴價格競爭,買家對產品質量要求不高,而香港Mega Show則定位較高端市場。他表示,香港展覽業面臨的不確定因素增多,尤其是周邊城市如澳門和深圳的展覽業快速發展,可能讓參展商感到困惑,不確定應選擇參加哪個展會。

他進一步表示:「因為香港現在的確感覺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你說在澳門(發展展覽業)我們自己看法是,在其他地方辦(展覽)變成搶客人,到最後可能廠商不曉得要參加那一個(展覽),像我們如果是這樣子,我們會變成說不曉得參加那一個(展覽),也許因為我們現在有計劃明年會去看國外的展(覽),也許我們就會往國外去參加,如果客人不來,我們只好帶我們的產品到國外那邊讓客人看,這是目前的一個想法。」

李先生也對香港展覽業的未來表示擔憂。他指出,香港原本因其臨近中國大陸的地緣優勢,吸引了眾多買家,但隨著工廠不斷遷往東南亞,這一優勢可能逐漸喪失。

他說:「如果工廠開始往東南亞(遷)移,會不會新加坡會取代這樣子的(地緣)優勢﹖我覺得是一個問號了。另外,可能中國自己本身內地這邊也在聽說上上禮拜,上海也辦了一個玩具展,尤其廣交會幾十年前就開始了,就會有一點『互吃』了,所以就是說香港優勢坦白來說,還能有多久我們是一個問號了。」

 

文章來源: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