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奇人周興和》勵志小說連載之一 ● 地窖出生的孩子
「這些年,不少來採訪的記者都曾問過我,你童年時期記憶最深刻的事是什麼?」汽車在公路上疾馳,周興和說話間停住話頭,陷入久久的沉思。良久,他抬起頭來緩緩說道,「要說記憶最深刻的,或許,就是我出生時那個陰暗潮濕的地窖,就是我開始記事時那個擋不住風雨的草棚吧……」
周興和所言不謬。
時值深秋,我來到生於斯長於斯他的家鄉三台縣。
三台,位於川北丘陵地區,原本是個歷史悠久人傑地靈之地。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郪王國都城就建置於此,此後歷為州、郡、府之治所,唐宋時與成都齊名。這裡既是交通「襟喉之地」,又是商品集散地和經濟文化中心,素有「川北重鎮、劍南名都」之稱——然而,滄海桑田,斗轉星移,自明末清初之後,這裡卻是極其貧窮和落寞了。
周興和的老家,坐落在三台和鹽亭分界的一個山坳里,一條崎嶇的山間小道,連著山那邊鹽亭縣的毛公鄉,下山來就是三台縣的三元鄉。山下有條小河,叫魏河。千百年來,魏河兩岸的人們,都在這塊土地上辛勤耕作繁衍生息。
1953年農曆八月初八,周興和就出生在這貧瘠的山窩裡。他出生那年,天乾地旱,過了處暑,灸熱的太陽依然烘烤著這塊龜裂的土地。他來到這個世界的那個午夜,雖說已至仲秋,但家裡依然又悶又熱。
他降生的地方,的確是山坡上一個裝紅苕的地窖里。
他家棲息的這個地窖,和北方人居住的那種冬暖夏涼的窯洞有著本質的區別。在四川農村,農民常在坡壁上挖出土洞,用來儲存紅苕洋芋之類的東西。由於南方多雨,植被繁茂,這種地窖夏天潮濕,冬天陰冷。遇到雷雨天,雨水就嘩嘩沖刷著洞口,像要把地窖沖塌;到了冬天,嗚嗚的寒風透進洞里來,像要把人凍僵。
在鄉村,只有那種窮得不能再窮的人家才會在這種地方棲身。
「在我童年的記憶中,家裡真是一貧如洗。潮濕悶熱的地窖里,只有一張用竹木搭起的床鋪、床上鋪的是乾草,乾草上只有一張破爛的草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