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就从主管变看护!房贷、低薪、育儿、长照夹杀,639万「脆弱新中产」如何活下去?
文/万年生
在这个充满变动与压力的时代,中产阶级早已不再是安稳的代名词!当高房价、低薪资、育儿与长照等多重挑战来袭,中产不再拥有过去的余裕,而是成为撑起家庭、社会与经济结构的「压力锅」。数据显示,中产阶级在所得结构中的比例看似稳定,但在财富集中、房价飙升与生活成本剧增的夹击下,正一步步逼近临界点。脆弱新中产,正是639万人此刻与未来的真实写照。面对这场逼近的风暴,我们准备好了吗?
当通膨、高房价、育儿、照顾父母、AI重塑职场竞争力,甚至突发意外等压力源一波又一波袭来,让过去享有「安稳」代名词、生活总有余裕,仿佛受无形玻璃罩保护住的中产阶级(middle class),美好世界开始出现裂痕。
中产防护罩的耐受力,除了决定于智识、专业与人脉,还包括所得、财富等经济资产的规模。
一个台湾两个世界,谁跌出了中产阶级?
从人均财富和财富集中度看,一个台湾、两个世界的警讯,已轰然作响。翻开瑞银集团(UBS)日前公布的《2025全球财富报告》,台湾不论人均财富31万2075美元(约新台币917万元)、近76万位百万美元富豪(约资产逾新台币3000万元)的数字,都居全球第15名。若看每人财富中位数,台湾也以11万4871美元(约新台币337万元),排名全球第17名(表1)。
这些关键数字揭示台湾人整体财富水位颇高,为何多数民众仍「体感贫穷」,觉得自己赚得不够、过得很苦?
贫富差距扩大,严重冲击社会稳定结构
「房地产影响很大,台湾人一般财富里面,大概有六、七成是房地产,」中华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健全观察,台湾的房子太贵了,所以你没有房子,等于掉出中产阶级。
所谓中产阶级,其实有经济学与社会学的意涵。从经济角度来看,据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指家户或个人所得介于全体所得中位数的75%到200%者。再按主计总处最新的2023家庭收支调查报告,该中位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