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郭長祥
丙申年十月初五的上午,在丰台區右安門一小區的樓下,我打完電話就走進了電梯,到電梯停層時,一位四方臉,大眼睛高鼻樑,中等稍高的身材,穿著古銅色上衣的人正站在哪兒,一見面他就熱情地拉起了我的手,他,我還是八年前見的,這個人就是畫家墨痴大師。走進他的居室,老伴正熱情地沏茶,頓時芬芳的茶味挾裹著一股畫墨香撲面而來,呵!屋裡地上摞著的、桌上碼著的、牆上掛著的都是畫,見此我不盡肅然起敬,這真是位畫家大師的家。
在明陸樹聲的《清暑筆談》里,曾寫道「書畫家不善使墨,謂之墨痴。」而啟功先生眼裡的「蝦王」墨痴,卻偏偏是天天使墨之人,而且使起來得心應手。60多年來他以白石老人為師,在齊派風格的基礎上,繼承發展提高,與筆墨為伴,尤以畫蝦見長,花鳥畫、山水畫、人物畫也是信手捻來。人謂墨痴,只能畫蝦,冤哉!其實,墨痴大師不僅蝦畫的好,其它方面的畫也很精彩。他的作品不拘於舊法,兼容中外各派之長,構圖新異、神韻生動、筆墨酣暢,形成了自己的墨派風格。
到什麼時候都是「畫說話」
墨痴,1941年生於北京,本名呂永福。世人提及墨痴大師知者甚多,而其本命卻鮮為人知。墨痴出生在一個經濟並不寬裕的家庭,幼年時就自強自立,聰穎好學,尤喜繪畫。9歲時,他畫了兩個解放前後不同時期的小姑娘,一個是臉色蒼白清瘦,衣衫襤褸,一個是面容紅潤,衣著光鮮,兩幅畫得到在校師生的一致讚譽,並獲得全是兒童繪畫大獎。抗美援朝時期還畫了許多表現中國人民當家作主,以及歌頌志願軍的宣傳漫畫,表現出了他幼嫩心靈中善惡分明的情感,更展現了他在繪畫方面的潛質與天賦。
1952年墨痴在北京一家書店看到了一張白石老人創作的彩印年畫,愛不釋手,當即用身上僅有的1角多零花錢買下,如獲至寶,每及空閑就照其臨摹。由於受經濟條件限制,於是他不拘一格,地上、黑板上、用水在課桌上,鉛筆、彩筆、石筆都成了他繪畫的工具,且不知疲倦,進步奇快。在讀初一時,學校組織少先隊員(過隊日)去看白石老人,大好機會豈能錯過,墨痴親眼目睹白石老人作蝦一幅,他細心的記下白石老人繪畫之用墨與筆法,令其驚異的是,自己畫蝦的筆法竟與白石老人大同小異,他的精神不禁為之一振,由此更激發了他對繪畫藝術的感知和興趣,也由此而一發不可收。他的繪畫水平與日俱進,與白石老人唯一的一次會面,成為他走向繪畫藝術道路之源。
1960年,墨痴19歲。在一個炎熱的夏日裡,他從商場買來油畫色兒,背起畫夾在住家附近就畫上了,畫面中有工廠里正冒煙的大煙筒,在工廠的前面是一個大水塘,水塘里還有荷花,在水塘旁邊是一顆挺立的樹,在樹的兩側是莊稼地,其中前面是一片玉米地,那玉米葉和頂尖的穗都可以清楚地分辨出來。這就是墨痴大師第一次的油畫寫生作品,至今還掛在他的居室里。他還到北海、頤和園去寫生,其中頤和園那張寫生畫還被選中了當時他所在的738廠職工書畫展,並由此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
1965年的一天,24歲的墨痴在北京大柵欄書店看到一本吳作人先生的畫冊,裡邊有書畫泰斗齊白石老人的油畫像,他的心激動起來,眼裡閃著金光,一定買下這本畫冊。從此他下了班回到家吃口東西就開始臨摹,一個多月一畫就到深夜,最後終於把這張畫臨摹完了。後來「文革」來了,他就把這張畫藏進了家裡的頂棚上,到了1974年也就是快十年時,他把這張油畫從頂棚里拿了下來,可是油畫卻裂成了一塊一塊的,有十幾塊,於是他就端來一大盆水,把一塊塊油畫放進大盆里,先是把上面的塵土洗乾淨涼干,而後在一張牛皮紙上抹上膠水,再一塊一塊往上粘接出人物形象來,其中相接處要十分小心,部位和紋路必須對準,否則就會影響人物形象,要儘可能恢復到原作的樣子,就這樣墨痴花了非常大氣力才把這張油畫拼接完成。1998年他在北京大觀園辦個人畫展時,這張畫就放在展廳中央,兩邊還有這樣的題字:「世上若無齊白石,沒有今日我墨痴。」那天,齊白石的孫子齊秉聲見到這幅畫時,恭敬地給爺爺鞠起了躬。
2010年6月,墨痴大師和幾個朋友應邀到河北易縣度假,在一個小島上,同來的朋友在釣魚,他站在水邊舉目望去,小島樹木蔥蘢,一片綠意,白霧下泛著漣漪的清水,遠方是青山白雲,這景色好似山、水、天相連,此刻這一切在他腦中成為了畫稿,他拿起畫筆,一揮而就,一幅靈動而優美的水彩寫生畫用了不到5分鐘就完成了。回憶當時的情景,墨痴大師說:「那一刻就像著了魔,唰!唰!唰!幾筆就完了。」一幅經典之作誕生了,可見他的繪畫功底有多深。同樣在山東嶗山,黑夜他聽到是長久的驚濤駭浪聲,天明拿起畫筆時他也是一揮而就,又一幅經典之作《聽濤》誕生了,當時他的感覺也像著了魔,也是用了極短時間。
《善者多壽》這幅畫是墨痴大師最近創作的,他採用沒骨法直接用洋紅潑寫碩大桃實,滲以少許檸檬黃;再以花青、赭墨寫出葉子和枝幹,後用濃墨勾勒葉筋,設色濃重艷麗,與其畫荷花所創的紅花墨葉恰成強烈對照,兩個碩桃,寓意善者多壽,布局匠心,疏密有致,又頗具藏露之妙。稍上方的桃子像一對雙胞胎對臉坐著,嘴、鼻子、眼睛都可看出來,那兩個壽桃上還落上桃葉,這種畫法其難度極大,他採用的是中西之法,頗有世寧的事意。
這還是四十多年前的事,墨痴的一位朋友對他說,你送我幅蝦畫只落小窮款,我讓肖勞先生題字去,這位朋友拿著畫就來到肖勞先生家,肖勞一看這蝦畫的太好了,就對來人說,這畫送給我吧,我寫幾張字送墨痴,結果送墨痴的字都被別人搶了去。肖勞先生見到墨痴時還問他收到題字了嗎?墨痴說沒收到。於是墨痴又給肖勞先生畫了一幅蝦,他就讓肖勞先生寫「墨痴畫屋」四字,這樣別人就要不了啦,這就是「墨痴畫屋」的來歷,至今這副題匾和孫中山先生大總統府參軍辛亥老人孫墨佛的題匾都掛在他的居室里。
啟功先生贈墨痴「蝦王」稱號
從不以大師自居的啟功先生,竟然破例地冠以墨痴「蝦王」和「大師」之美稱。啟功先生當年未曾見到墨痴,當有朋友帶墨痴的作品到啟功先生家中,啟功先生看完便提筆在墨痴的作品上寫道:「定是墨痴大師精作上品哉」。後來墨痴到北京師範大學紅樓去拜訪啟功先生,兩人相識。更有海外媒體評價「當今中國畫蝦者,唯有墨痴與齊白石齊名」。齊白石後人也稱道他是在齊白石基礎上作了繼承發展提高,墨痴卻以「白石門外」而自居。更有甚者,鑒賞大師史樹青也親自為他的《百蝦圖》題寫「墨痴大師百蝦圖」之字,並又分別為他的兩幅畫作了題款:「墨痴先生寫蝦大有白石老人韻致,用墨深淺可分五色,白石不能為也」;「墨痴先生精於大幅,白石老人無此翰墨……」如此讚賞之詞實在難以復加。想史老乃當今文物鑒賞泰斗,一代宗師,其中所歷古今名家名作無數,而墨痴之作卻被史老推崇倍至,對其作品評價之高,在當今畫界名流輩出之際,享者鮮有幾人。
在20世紀90年代,墨痴準備出一本畫集,其中有徐邦達、史樹青、王森然、肖勞、富察庄靜及孫中山先生大總統府參軍孫墨佛的題詞等,還有紅學家、篆刻家、紅樓春秋的作者及墨痴和白石老人合影等素材。沒過幾天,便取回由啟功先生題名的「蝦王墨痴大師畫集」。置於案頭,後又交啟功的秘書付建華為其治印「墨痴畫蝦啟功贊之」,並言墨痴之蝦唯恐在30年內沒有人能夠超越。
1973年墨痴大師巧遇北京文化街寶古齋經理陳岩先生,當即以書畫會友,陳岩取出所藏齊白石、吳昌碩、鄭板橋等名家真跡供墨痴欣賞,使墨痴眼界大開,如撥雲見日。後來,寶古齋、北京畫店開始收購墨痴的作品。當時李可染、吳作人、吳冠中、黃胄、李苦嬋、黃永玉等被列入當代精品限制出境一類名單,墨痴的作品被列在限制出境二類名單的首位。那時一流畫家作品國家收購價為每月120元,二流畫家作品為每月80元。第一次拿到80元稿費時墨痴心情很激動。這個時候才不能忘記曾經幫助過自己的老朋友,於是他把這80元的稿費全部拿了出來,在一個朋友家做了一桌謝恩宴,當時沒有計程車,是用私人車一個一個接的,這其中有北京中國書畫研究社社長富察庄靜,徐柏濤、謝樵、庄維平、李文新、張蔭樘、張國權、孫竹、張奎利、佟三堯、張奎忠等20幾位。
時光荏苒,歲月悠悠。75歲的墨痴大師每天依然廣泛地研究古今名作。他畫的長鯰,多年數易其法。如此治學之風,當效後人。友人贊其長鯰栩栩如生,他以詩答友:「一世畫蝦半世鯰,畫鯰要比畫蝦難,若問此中何緣故,只因畫鯰更簡單。」
墨痴大師說,一個人的成功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但是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會有所成就,方能形神兼備,作畫形似易,神似難,而求飄逸之美則更難。創新一定要在傳統的基礎上。他的繪畫之路是,廣泛臨習各個畫派之技法,通過先寫生而後寫意,寫意而後複寫生。他還臨摹過梵高的《向日葵》、蘇加諾藏畫集的作品《拉奎那與耶達猶爭奪西達之戰》、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倫格朗等名畫,奠定了他的油畫基礎,還有潘天壽、付抱石、徐悲鴻、黃永玉、吳冠中、宋步雲等名家作品。
他還創作了《牡丹》《紫玉蘭》《白猿獻壽圖》《牽牛花》,山水畫作《長白山天池》《新疆秋色》,也創作過油畫《九寨溝》等作品。經過多年的研究創作了紫玉蘭,應北京市殘聯負責人黎強之約2014年為APEC會議創作了一幅長9米、高2米的巨幅畫作,並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產權證書,專利局為作品登記。
前幾年他還歷游名山大川,四處寫生,以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的山水畫作。一向無欲無求,心態平和的墨痴大師數十年冬去春來,數十年與筆墨為伴,數十年對繪畫藝術孜孜不倦追求的苦樂艱辛,有感而發,集情為詩:「苦把流光換畫禪,一發不止六十年。此生卻被魚蝦誤,只怪白石老神仙。」併當即所詩書於自己作品之上,以示勉懷。詩中即總結自己幾十年在繪畫藝術中成長的艱辛歷程,也回報了史樹青、啟功二位宗師的褒獎。在更深層的意義上,表達對白石老人極高的敬仰和崇拜。墨痴在自己的作品得到肯定後方覺未辱師門,有人稱他為墨痴大師,其實他自己並不以為然,他只不過比別人更勤勞一些而已。
從墨痴畫中解讀墨痴
墨痴的畫屬於中國畫的大寫意。無論從什麼角度來欣賞,都盡顯其妙。墨痴的山水畫,在技巧、構圖、墨色、創意、筆法諸多方面,遵照傳統而又不拘泥,兼收並蓄而又個性鮮明,構圖新穎而又用墨大膽。在他的畫中,山水是煙雲變幻中的雄奇瑰麗;梅蓮松竹各展其姿,一枝一葉總關情;清溪如玉帶婉約,充盈著一股靈氣,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清;聽濤如胸中雄闊狂卷的心音激蕩……
從墨痴的畫中解讀墨痴,便可清晰看出,從童年壯年暮年這樣一路走來的他,在其筆下畫中,眼裡心間,是如何用一顆充滿天地之靈的畫心在與大師們對話的:徐渭不求形似而求聲韻的放逸天成,氣格剛健;八大山人的高曠縱橫,簡約孤冷,匠心獨運;吳昌碩講究畫面整體的諸法兼備中濃郁的金石味道;徐悲鴻的東西博採與兼容;齊白石「妙在似與不似間」紅花墨葉派開創氣魄;傅抱石悠然古意中的清絕境界;潘天壽畫境中的疏狂奇勝……這古今一脈相承下來的奇險妙絕的畫風,被墨痴繼承並發揚光大並構成了畫中隱約深藏的悠悠古意與散淡超邁的生動氣韻。毋庸置疑,這是墨痴經歷歲月的磨礪,幻化幾重交感疊印的濃淡相宜,蘊含萬法由心而造的自我情態而最終鑄練出的清妙畫境。
墨痴天生就具有在繪畫方面極高的稟賦與潛質。但它的可貴之處還不在與生俱來,而在於在漫長的藝術之路上,以百分之九十九的心血與汗水不斷加持,使這藝術稟賦與潛質得到精心呵護,並生長出了不同凡響的慧根,立則獨居於中國畫壇獨樹一幟;伸則跨越國界,具有重大國際影響。
墨痴的蝦有獨特性和不可模仿性。這可不像他的山水人物畫,雖然與不少畫家也有同中之異,異中之同的層次,同為精作,亦屬上境。但唯有他畫的蝦卻飄逸獨步,付出其外,成為當今畫壇的一道獨特景觀。墨痴在他的蝦世界裡真正做到心觀自在,法無定法,往來無礙。他最擅長以三兩筆的勾勒點綴,便將畫中之蝦的形、勢、色、韻、境之妙融為一爐。那簡約之中的生命律動,快樂自在的滋味,翻出紅塵的解脫之法,虛靜淡然傳遞出的時空穿越意念,頓然複合出鮮活感,存真性情,得純天然,出大境界。
墨痴筆下的蝦,或墨色淡雅,自然而分出層次;或筆意簡約,虛實相生,韻味深長;或方寸之間三兩隻靜中有動,動中求靜;或巨幅之上以大巧若拙之形涵蓋乾坤,有大美不言;或咫尺之間精微慎密以小見大;或百蝦排列如兵勢之陣,演繹變幻無常之妙;或巧借青蓮荷意相襯托,得妙香深處之幽;或依青枝在煙柳翠幕之外,拂塵彈指而添靈韻;或得一池春水吹皺清漪,以天籟之音作幽趣妙意,在尺幅之間,輕收乾坤於筆端,任運於無痕之水,將胸中的靈感幻化為蝦萬千情態,使之靈性活現,變作戲於柳影,藏於荷意,游於池畔,潛於淵底的美妙小精靈,在變幻的光、影、色、法中,充滿著無限的生命鮮活的元素,流露著快樂自在憧憬,律動著虛靜無為的道心,迴旋著太上感應的禪意。他的山水畫技法別具一格,絕不與古今山水作品雷同,但又融貫古今中外之技法。讀其山水畫,如讀一本古今中外山水畫作品的典籍。
墨痴追求墨色至上,情感至上,意境至上,視覺至上,他用才情和修養,盪盡塵埃濁物,他充分利用造型本領,筆墨神韻,讓每一筆都有出處,讓每一筆都經得起推敲,讓每一筆都能流傳下去。他妙筆繪就的群蝦,千姿百態,栩栩如生,靈動有趣,暗香涌動,呼之欲出,真正做到:一蝦一神態,一蝦一景觀,一蝦一妙韻。著名書法家米南陽先生曾作詩云:「白石畫蝦堪稱雄,只惜不在人世中。天恐此技猷決斷,再生墨痴我老兄。」他的畫作在市場上很受歡迎,他都是客戶至上,情意至高。
不善張揚的墨痴大師曾寫下兩句話用以自勉:「但願畫兒能說話,不怨人指後脊樑。」改革開放初期,也是從那時起,墨痴的繪畫作品被選入《中國現代書畫名家名作選》,以及《中國當代書畫名家大詞典》。由此實至名歸,蜚聲四海。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日本前首相鈴木善幸,鄧小平等政界及其他各界名人均收藏他的作品,並且多次被國家領導人作為國禮贈送外賓。
就是在他名聲和作品日盛之時,他卻悄悄地退了下來,沒有了單位日常繁瑣的工作,擺脫了社會的喧囂,閉門靜思,自己的作品雖被畫界和世人認同,而且得到很高的評價和讚譽,但自思較白石老人仍相去甚遠。其實他的蝦早已被海外藝術界譽為「當今中國畫蝦者,唯墨痴與齊白石齊名」。對此評價,墨痴有感而發,提筆賦詩:「莫道畫蝦未足奇,焉知筆筆藏玄機。墨痴苦禪六十年,方得今日三兩筆。」其人平易,治學嚴謹,藝德高尚之態可見一斑。
墨痴大師身居寓所,筆墨為伴,或會友、或繪畫,從不張揚,深居簡出,但其人品,其作品在國內外早已廣為人頌,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社會名流,乃至普通百姓無一不曉,原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極喜墨痴所作《長年有餘》、《群蝦戲水圖》並給予很高的評價,原國務院總理李鵬及其他國家領導人姜春雲、李貴鮮、李鐵映、遲浩田、楊德忠、楊汝岱、周鐵農、現領導人許其亮及星雲大師等均珍藏墨痴的繪畫作品。中央電視台1、2、4頻道,《不老人生》欄目,羅晰月主持的《鑒寶》欄目等都曾播出過他的繪畫節目。
1990年的亞運會、1998年的特大洪水、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和南方特大雪災,墨痴無一不獻上自己一顆真誠的心。2016年夏,墨痴大師向重慶龍翰書畫院捐了一張以四十萬元拍出的畫,該院將所拍款捐給了當地兒童福利院,這之前2014年為北京APEC國際會議創作的《遨遊圖》也在該院,就是這張價值連城的畫墨痴大師分文未取。墨痴大師還多次隨公益組織走進校園,為學生們講課。一次,在給一個學校的學生畫完畫後,一個學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爺爺畫的蝦都蹦起來了」,活動後他都把畫作當場捐出。此類善舉有多少次,大師自己也說不清,有關部門特聘墨痴大師為慈善大使。
某些拜金思想日盛之人深知墨痴大師作品非一般可得,便想方設法索取畫稿回去作偽,對這些人,大師一概回絕,拒之門外,而對慕名而來的普通人卻欣然作畫相送。善哉—–呂永福,善哉—-墨痴大師。對祖國火熱赤誠,對百姓平易近人,豪爽豁達,對他一生追求的繪畫藝術衷愛痴迷「我依我法,藝無止境」是他信守的宗旨,他既不拘泥於前嫌的左右定勢,更不玩弄筆墨,而是籍筆墨來表達一種更新的藝境,那就是飄逸美。為了飄逸美的最高境界,他正在攀登這個繪畫藝術的頂峰。他的一首詩囊括了大師全部心聲:「六十以前是學生,現在剛能乍乍行。八九十歲不算老,百年再唱夕陽紅。」
齊白石老人曾講過,「夫畫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名利,方可從事於畫。」墨痴說:「雖然我沒有什麼大的野心,但我在齊白石繪畫的一個點上有所突破,並能得到大家認可,也就很心滿意足了。」他認為心靈不美,則筆墨渾濁。因此,墨痴告訴大家一定要做到直率坦誠,豁達豪爽,心態平和地笑對人生。墨痴大師的願望是:今後要進一步研討齊派繪畫技法,期待齊派繪畫藝術能在中國發揚光大。說到此,應該是這樣的,人謂墨痴,只能畫蝦確實有點冤枉。午後的陽光照在墨痴大師的臉頰,看他的氣色和走路的速度哪裡像75歲的老人,看上去比我這個60歲的人還年輕,我想他一定是個長命百歲的人。祝墨痴大師一切安好,為祖國繪畫藝術做出新的貢獻!
文圖/老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