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经济还是拼台海? 习近平释放矛盾信号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5日到福建视察
在中美关系紧张和台海冲突风险加剧的背景下,习近平访问福建,一边加强对台军事威慑,一边喊话提振国内经济。然而,军事压力和经济复苏之间存在着矛盾,令市场对中国的经济前景持谨慎态度,投资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倍感忧虑。
在台海及南海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习近平访问福建引发外界关注,与此同时,中国内部经济正在面临重大挑战。
近两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持续乏力,中国政府终于加大了刺激经济的力度。据财新网报道,中国未来三年可能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筹集6万亿元人民币,以加大财政刺激力度。路透社也提到,今年预计发行2万亿元人民币的特别主权债券,以支撑经济复苏。然而,尽管近期出台了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前景依旧持怀疑态度。
经济下行压力山大
路透社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2024年的经济增速或仅为4.8%,低于政府目标,2025年或进一步放缓至4.5%。这对中国政策制定者构成了更大压力,迫使他们可能需要出台更多的刺激措施。中国政府一向擅长实现其增长目标,但疫情后的2022年,外界评估增长仅为3%,未能达到5.5%的预期,这也让人对未来的政策效果产生疑虑。
路透社的最新调查与7月份的预期相比,显示出整体更为悲观的前景。75名经济学家中,有57%下调了增长预期。
尽管最近推出了货币宽松措施,但调查结果显示,这并未改变对未来两年的GDP增长预期,突显了在长期房地产危机下的悲观情绪。分析人士预计,中国政府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发布更多具体的刺激计划。
与此同时,据中国驻美大使馆发布的消息,中国驻美大使谢峰周二参加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USCBC)2024年度颁奖晚宴时,代表习近平向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致贺信。
中国驻美大使谢峰周二参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