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經濟還是拼台海? 習近平釋放矛盾信號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5日到福建視察
在中美關係緊張和台海衝突風險加劇的背景下,習近平訪問福建,一邊加強對台軍事威懾,一邊喊話提振國內經濟。然而,軍事壓力和經濟復甦之間存在著矛盾,令市場對中國的經濟前景持謹慎態度,投資者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倍感憂慮。
在台海及南海的緊張局勢不斷升級的背景下,習近平訪問福建引發外界關注,與此同時,中國內部經濟正在面臨重大挑戰。
近兩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持續乏力,中國政府終於加大了刺激經濟的力度。據財新網報道,中國未來三年可能通過發行特別國債籌集6萬億元人民幣,以加大財政刺激力度。路透社也提到,今年預計發行2萬億元人民幣的特別主權債券,以支撐經濟復甦。然而,儘管近期出台了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市場對中國經濟的前景依舊持懷疑態度。
經濟下行壓力山大
路透社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2024年的經濟增速或僅為4.8%,低於政府目標,2025年或進一步放緩至4.5%。這對中國政策制定者構成了更大壓力,迫使他們可能需要出台更多的刺激措施。中國政府一向擅長實現其增長目標,但疫情後的2022年,外界評估增長僅為3%,未能達到5.5%的預期,這也讓人對未來的政策效果產生疑慮。
路透社的最新調查與7月份的預期相比,顯示出整體更為悲觀的前景。75名經濟學家中,有57%下調了增長預期。
儘管最近推出了貨幣寬鬆措施,但調查結果顯示,這並未改變對未來兩年的GDP增長預期,突顯了在長期房地產危機下的悲觀情緒。分析人士預計,中國政府將在本月晚些時候召開的全國人大會議上發布更多具體的刺激計劃。
與此同時,據中國駐美大使館發布的消息,中國駐美大使謝峰周二參加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USCBC)2024年度頒獎晚宴時,代表習近平向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致賀信。
中國駐美大使謝峰周二參加美...